一、非药物疗法(首选方案)
1. 睡眠习惯重建
建立"床-睡眠"的条件反射:只在有睡意时上床,20分钟未入睡则离开床;避免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非睡眠活动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起床(包括周末),白天避免补觉
睡前准备:提前1小时停止脑力活动,泡脚(15分钟内,水温40℃左右)或听轻音乐放松
2. 环境与饮食调整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可尝试薰衣草香薰助眠
睡前2小时避免咖啡因、酒精和油腻食物,可饮用温牛奶或食用红枣薏仁等安神食物
二、医学干预手段
1. 中医调理
根据体质辨证施治:心脾两虚用归脾汤,肝郁气滞用柴胡疏肝散,心肾不交用黄连阿胶汤
穴位刺激:按压安眠穴(风池与翳风穴连线中点)或神门穴(腕横纹小指侧)
2. 西医疗法
短期药物:新型非苯二氮卓类(如佐匹克隆)或褪黑素受体激动剂,需严格遵医嘱
新型治疗方案:2025年我国新获批的莱博雷生(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具有非依赖性优势
严重病例:合并焦虑抑郁时需联用I类药物(如氟西汀)
三、进阶疗法(需专业机构)
认知行为疗法(CBT-I):国际公认的一线方案,通过睡眠限制、刺激控制等方法重建睡眠节律
物理治疗:经颅磁刺激/电刺激调节脑功能,或尝试干细胞疗法(尚处临床阶段)
注意事项: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并影响日间功能,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甲亢、抑郁症等潜在病因。药物治疗需定期复诊调整方案,避免自行长期服用安定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