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治疗
1. 睡眠习惯调整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和起床(即使失眠也不赖床),维持生物钟稳定。
床仅用于睡眠,避免在床上玩手机、看电视等行为。
睡前1小时避免蓝光刺激(如手机、电脑),可阅读轻松书籍或听舒缓音乐。
2. 饮食与环境优化
睡前避免咖啡因、酒精和暴饮暴食,可饮用温牛奶或蜂蜜水。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温度适宜,必要时使用遮光窗帘和耳塞。
睡前用温水泡脚(可加中药包),促进血液循环。
3. 心理与行为疗法
认知行为疗法(CBT-I):纠正对失眠的过度焦虑,减少“强迫入睡”压力。
腹式呼吸或冥想:睡前通过呼吸练习放松身心。
二、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西药选择
短期使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起效快且依赖性较低。
新型药物如莱博雷生(2025年国内获批),通过调节食欲素受体改善睡眠,依赖性更小。
伴焦虑/抑郁时,可联用抗抑郁药(如Is类)。
2. 中成药辅助
肝肾阴虚型:天麻醒脑胶囊、枣仁安神胶囊。
气血不足型:复方阿胶浆、归脾丸(可外敷肚脐)。
三、中西医结合与长期管理
联合治疗:中西药联用(如天麻醒脑胶囊+右佐匹克隆)可减少西药用量及副作用。
定期复诊:药物需逐步调整剂量,避免突然停药导致反跳性失眠。
生活方式巩固:白天适度运动(如瑜伽)、午后避免小睡,维持昼夜节律。
若上述方法效果有限,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甲状腺功能异常、焦虑症等潜在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