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是一个常见但复杂的问题,合理用药与调养需要结合药物和非药物方法,根据个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案。以下是一些关键建议:
一、药物治疗
1. 中成药调理
解郁安神颗粒:适用于情志不舒、肝郁气滞导致的失眠,可缓解心烦、焦虑、健忘等症状。
百乐眠胶囊:针对阴虚火旺型失眠,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头晕乏力等。
乌灵胶囊:适合心肾不交引起的失眠,伴有健忘、心悸、腰膝酸软等症状。
酸枣仁汤:中医经典方剂,养肝宁心、安神敛汗,改善虚烦失眠。
2. 西药选择
短效药物(如唑吡坦、佐匹克隆):适合入睡困难者,起效快且次日残留效应低。
长效药物(如、):适用于早醒或夜间频繁觉醒的患者。
合并抑郁/焦虑:可联用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但需严格遵医嘱。
二、非药物调养
1. 生活习惯调整
规律作息,避免熬夜,睡前2小时减少剧烈活动和兴奋性饮料(如咖啡、浓茶)。
晚餐不宜过饱,睡前可饮用温牛奶或红枣薏仁粥助眠。
2. 中医辅助疗法
穴位按摩:按压耳垂后方的安眠穴,缓解失眠。
代茶饮/食疗:如桂圆红枣茶补心脾,莲子百合粥清心除烦。
泡脚方:艾叶加桂枝煮水泡脚,引火下行,促进放松。
3. 心理与运动调节
减少思虑,保持心态平和,可通过冥想或肌肉放松训练缓解焦虑。
适度运动(如散步)改善血液循环,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
注意事项
个体化用药:失眠原因多样(如肝血不足、心肾不交等),需中医辨证或西医诊断后选药。
避免自行用药:尤其是苯二氮类药物易产生依赖,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通过药物与非药物方法的结合,多数失眠问题可逐步改善。若症状持续,建议尽早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