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诊断鉴别 失眠 诊断标准

失眠的原因 2025-10-07 11:54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的诊断标准主要依据国际和国内指南,结合症状频率、持续时间及日间功能影响进行综合判断。以下是详细分析:

一、核心诊断标准

1. 症状表现

  • 入睡困难:卧床后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
  • 睡眠维持障碍:夜间觉醒≥2次,且再次入睡困难(每次超过20分钟)。
  • 早醒:比平时早醒30分钟以上,且无法继续入睡。
  • 睡眠质量/时长不足:总睡眠时间常少于6小时,或主观体验睡眠浅、不解乏。
  • 2. 频率与病程

  • 上述症状需每周出现≥3次,持续≥3个月为慢性失眠;若短于3个月则为短期失眠。
  • 需排除环境干扰(如夜班、噪音等)及药物、物质使用的影响。
  • 3. 日间功能障碍

  • 必须伴随疲劳、情绪低落、注意力下降、工作效率降低等日间症状。
  • 二、鉴别诊断要点

    1. 与其他睡眠障碍区分

  •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需通过多导睡眠监测(PSG)排除,表现为打鼾、呼吸暂停,与失眠症状重叠但机制不同。
  • 不宁腿综合征:以肢体不适感为主,活动后缓解,需结合病史和体动记录仪鉴别。
  • 2. 共病情况评估

  • 约20%-40%的失眠患者合并焦虑、抑郁,需通过量表(如PHQ-9、GAD-7)筛查。
  • 甲状腺功能异常、慢性疼痛等躯体疾病也可能导致继发性失眠,需实验室检查排除。
  • 三、辅助检查方法

    1. 主观评估工具

  •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估1个月内睡眠质量。
  • 失眠严重指数(ISI):量化失眠程度。
  • 2. 客观检查

  • 多导睡眠图(PSG):监测脑电、血氧等指标,鉴别睡眠结构异常。
  • 体动记录仪(Actigraphy):记录1-2周睡眠-觉醒周期,适用于节律紊乱者。
  • 四、中医辨证分型(可选)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将失眠分为8类,如心肝火旺型(舌红苔黄)、心脾两虚型(面色苍白、心悸)等,需结合舌脉象综合判断。

    若症状符合上述标准,建议尽早就医,通过专业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如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干预)。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