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的原因中医 失眠的原因中医称为神经功能紊乱吗

失眠的原因 2025-08-19 12:41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中医对失眠的认识与西医的"神经功能紊乱"概念有所不同。中医将失眠归入"不寐"或"不得卧"的范畴,认为其主要与脏腑功能失调、阴阳失衡有关,而不是简单的神经问题。

中医对失眠的基本认识

中医理论认为,失眠(不寐)是由于人体阴阳失调导致。白天阳气在外,阴气内藏;夜晚阳气应随天地运行变化而收纳于内,潜藏于肾。当出现阴阳失衡或病理产物(如气滞血瘀、痰瘀堵滞)阻碍阳气顺利入阴时,就会发生睡眠障碍。

中医认为的失眠主要原因

1. 情志失调:长期精神压力、情绪问题可导致肝气郁结,影响心神安宁,引发失眠。生气、忧思过度、工作学习压力大都属于此类。

2.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辛辣油腻或生冷食物损伤脾胃,使气血生化受阻,心神失养而引起失眠。中医有"胃不和则卧不安"的说法。

3. 劳逸失度:过度劳累或过于安逸都会扰乱气血运行,影响脏腑功能。运动过少(如久坐办公室)或过度劳累都可能导致失眠。

4. 气血亏虚:大病后或长期疾病导致正气不足、气血亏虚,心神缺乏滋养而失眠。这与现代医学的营养缺乏理论部分吻合。

5. 环境因素:嘈杂、强光、温度湿度不适宜等环境因素也会通过影响人体阴阳平衡而导致失眠。

中医对失眠的辨证分型

中医对失眠的辨证论治非常细致,常见的证型包括:

  • 肝火扰心:表现为易怒、头痛、口苦等
  • 痰热扰心:伴有胸闷、痰多、口腻等症状
  • 心脾两虚:多见于思虑过度者,伴心悸、食欲不振
  • 心肾不交:常见于中老年人,伴腰膝酸软、耳鸣
  • 心胆气虚:易受惊吓,睡眠浅而易醒
  • 中医与西医对失眠认识的差异

    西医常将失眠归因于"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神经衰弱,而中医则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失眠是脏腑功能紊乱的表现,特别是心、肝、脾、肾功能失调的结果。中医不讲"神经"概念,而是用"心主神明"、"肝藏魂"等理论解释睡眠机制。

    值得注意的是,长期失眠确实可能导致神经衰弱甚至抑郁症状,这在中医看来是形成了恶性循环。中医强调早期调理的重要性。

    中医不将失眠简单称为"神经功能紊乱",而是从整体观念出发,认为失眠是多种因素导致的阴阳失调和脏腑功能紊乱。治疗上强调辨证施治,通过调理气血、平衡阴阳、安神定志来改善睡眠。对于长期失眠患者,建议寻求专业中医师的辨证治疗,而非自行用药。

    上一篇:失眠总醒是怎么回事儿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