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老年学堂办到家门口
探访福州杨桥社区的“长者学堂”:乐享智能生活,老有所学的新篇章
在福州南街街道杨桥社区,一片欢声笑语中,林巧惠老人兴奋地分享着她的新发现:“以前看到别人发视频,我总是羡慕不已。现在好了,老年大学就在家门口,我也能学会智能手机操作,以后我也要秀一秀了!”
福州的“长者学堂”,已经成为众多老人重拾学习乐趣的热门去处。福建省为此建立了覆盖全省城乡的老年教育服务体系,确保老年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这一举措,让学习重新成为老年人的时尚。
为了解决老年教育“一座难求”的问题,福建省创新办学机制,将老年教育与社区长者食堂相结合,出“食堂+学堂”的集约发展新模式。在这里,学堂与食堂无缝对接,学习日时,老人们与教师在欢笑声中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活动结束后,大家围坐在一起共享午餐,其乐融融。
邓仰清老人,这位95岁高龄的退休教师,深情地回忆起他在三明市沙县麦元村创办老人学堂的历程。多年来,他的学堂吸引了2万多人次学员前来学习。如今,这种将优质老年教育资源向社区、农村延伸的做法正逐渐普及。福建省教育厅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举措,推动高等院校向社区开展老年教育,大力发展“互联网+老年教育”,真正解决社区、农村老年人“上学难”问题。
在沙县区湖源乡乐龄学堂,歌声、朗读声、笑声回荡在乡间。这里的老年开放(互联网)大学将课堂搬到了乡村,为老人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课程。陈福生老人兴奋地说:“我放下锄头,又拿起纸笔进‘课堂’,生活充实了!”这种将老年教育引入农村的做法,旨在改变老年教育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沙县区已建成的51所村级乐龄学堂,受益老人近万名。
如今,福建省的老年教育已经迈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不仅让老人们学到了新知识,更让他们在学习的道路上找到了乐趣和自信。这是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时代,是老年人乐享生活、老有所学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