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按病程分类
急性失眠(短期失眠):持续时间少于1个月,通常由突发压力、环境变化或情绪波动引起,多数可自行缓解。
亚急性失眠:病程在1个月至3个月之间,与持续压力(如重大疾病、亲友离世等)相关。
慢性失眠:病程超过3个月(部分标准为6个月),症状顽固,需专业干预,可能由多种因素(如心理、生理疾病)共同导致。
2. 按严重程度分类
轻度失眠:偶尔发生,对生活质量影响较小,表现为短暂入睡困难。
中度失眠:每晚觉醒1次以上,伴随易怒、焦虑等日间症状。
重度失眠:频繁入睡困难或维持睡眠障碍,严重影响日间功能(如注意力下降、情绪障碍)。
3. 按症状表现分类
入睡困难型:躺下后超过30分钟无法入睡。
睡眠维持障碍型:夜间频繁觉醒且难以再次入睡。
早醒型:比预期时间提前醒来且无法继续睡眠。
非恢复性睡眠:睡眠时长正常但次日仍感疲劳。
4. 按病因分类
原发性失眠:无明确诱因,可能与遗传或生理状态(如月经期)相关。
继发性失眠:由其他疾病(如焦虑、高血压)、药物或环境因素(噪音、光线)引发。
5. 中医分型
心脾两虚型:思虑过度导致气血不足,多梦易醒。
心肾不交型:肾阴不足、心火亢盛,表现为心烦腰酸。
肝郁化火型:情绪不畅引发失眠,伴口苦易怒。
痰湿内扰型:脾胃失调致痰湿积聚,睡眠浅且多梦。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结合专业诊断(如睡眠监测)以明确具体类型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