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防治必读_失眠治理

失眠症状 2025-09-21 08:48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一、失眠的核心病机

1. 中医理论:失眠(不寐)与心、肝、脾三脏失调相关,表现为心火旺盛、肝气郁结或脾胃虚弱,导致“阳不入阴”的病理状态。

2. 西医机制:涉及神经递质失衡(如食欲素、GABA系统)、昼夜节律紊乱或心理因素(焦虑、抑郁)。

二、非药物疗法(首选推荐)

1. 认知行为疗法(CBT-I)

  • 睡眠限制法:缩短卧床时间以提升睡眠效率。
  • 刺激控制:仅将床用于睡眠,避免床上进行非睡眠活动。
  • 2. 中医调理

  • 穴位按摩:神门穴、三阴交穴按压可宁心安神。
  • 食疗方:桂圆百合枣仁茶(桂圆、百合、酸枣仁)调和心脾。
  • 3. 生活习惯调整

  • 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保持卧室黑暗、安静(20-23℃)。
  • 规律作息,避免午睡过长(≤30分钟)。
  • 三、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一线药物

  • Non-BZDs(如右佐匹克隆)或双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如达利雷生),成瘾性低。
  • 2. 辅助用药

  • 抗抑郁药(如曲唑酮)适用于共病焦虑/抑郁者。
  • 3. 中药方剂

  • 黄连阿胶汤(心肾不交型)或酸枣仁汤(肝血不足型)。
  • 四、特殊注意事项

  • 共病管理:若合并睡眠呼吸暂停(打鼾、白天嗜睡),需同步治疗原发病。
  • 心理干预:情绪调节(如正念冥想)可打破“失眠-焦虑”恶性循环。
  • 五、权威指南推荐

  • 2024版《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强调个体化治疗,优先非药物干预,药物需短期、交替使用以减少依赖。
  • 如需具体方剂配伍或量表评估,可进一步提供细分症状(如入睡困难、早醒等)。

    上一篇:失眠第二天要学习_失眠第二天上学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