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失眠的药物治疗,需根据失眠类型(如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等)和病因(如焦虑、肝郁气滞等)选择合适的药物。以下是常见的药物分类及推荐:
一、西药类
1. 苯二氮类药物(BZDs)
长效:(安定)、氟西泮,适合夜间易醒或早醒患者,但次日可能有嗜睡副作用。
中短效:艾司唑仑、、劳拉西泮,适用于焦虑性失眠,但长期使用可能产生依赖性。
2. 非苯二氮类药物(Non-BZDs)
佐匹克隆、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起效快、代谢快,适合入睡困难,残余效应低,成瘾性较小。
2025年新药:达利雷生片(双重食欲素受体拮抗剂),无依赖性风险,适合长期失眠患者。
3. 其他
褪黑素受体激动剂(如雷美替胺):调节睡眠节律,适用于时差或昼夜节律紊乱。
低剂量抗抑郁药(如曲唑酮、米氮平):适合伴随抑郁或焦虑的失眠。
二、中成药及中药
1. 肝郁气滞型
解郁安神颗粒/解郁丸:疏肝解郁,改善心烦、多梦。
归芍地黄丸:补肝血,缓解魂不守舍型失眠。
2. 心脾两虚型
柏子养心丸、归脾丸:补气养血,适用于健忘、乏力伴失眠。
3. 其他
酸枣仁胶囊:养心安神,适合心血不足者。
乌灵胶囊:补肾健脑,用于心肾不交型失眠。
注意事项
西药:需严格遵医嘱,避免长期使用以防依赖;服药期间禁酒。
中药:需辨证施治,如肝郁型与心脾虚型用药差异大。
联合治疗:严重失眠可考虑中西药结合,但需医生指导。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评估病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