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运动改善失眠的机制
促进褪黑素分泌:有氧运动(如慢跑、游泳)能刺激松果体分泌褪黑素,调节昼夜节律,缩短入睡时间。
缓解压力与焦虑:运动释放内啡肽,降低皮质醇水平,减轻心理压力,从而改善睡眠质量。
体温调节:运动后体温上升再下降的过程与自然睡眠节律同步,有助于进入睡眠。
2. 运动时间与强度建议
最佳时段:下午或傍晚运动效果更佳,避免睡前3小时内剧烈运动(如高强度跑步),以免交感神经兴奋影响入睡。
适宜强度: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健身操)每次30-60分钟,每周3-5次,心率控制在最大心率的60%-70%。
睡前可选项目:瑜伽、太极等低强度运动可放松身心,睡前1-2小时练习更佳。
3. 注意事项
避免过度疲劳:过量运动可能导致肌肉酸痛或神经兴奋,反而加重失眠。
个体差异:老年人适合柔和运动(如散步),年轻人可适当增加强度。
长期坚持:规律运动需持续6周以上才能显著改善睡眠,短期效果可能有限。
4. 辅助建议
结合其他助眠措施:如热水泡脚、避免咖啡因、保持规律作息。
若失眠严重,建议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必要时结合药物治疗。
总结:健身一小时(尤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作为改善失眠的非药物手段,但需科学安排时间和强度,并长期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