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医学与失眠的认识
失眠症状 2025-08-19 08:28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传统医学(以中医为代表)对失眠的认识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辨证逻辑,主要从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气血运行等角度分析病因病机,并结合个体差异提出治疗方案。以下是核心观点和分类:
一、病因病机:阳不入阴与脏腑失调
1. 阴阳失衡
中医认为失眠的根本在于"阳不入阴",即卫气(属阳)夜间无法顺利进入阴经,导致阳气浮越、阴气虚衰,形成"目不瞑"的状态。《黄帝内经》指出"卫气独卫其外,行于阳不得入于阴,故目不眠",这与现代时间生物学中生物节律紊乱的机制有相似性。
2. 脏腑关联
失眠病位主要在心,但与肝、脾、肾、胆、胃等多脏腑相关:
二、辨证分型:虚实两大类
1. 虚证
2. 实证
三、治疗原则与方法
1. 整体调理
强调恢复阴阳平衡与脏腑功能,如:
2. 个体化疗法
四、预防与日常调护
中医强调"治未病",建议避免睡前过度用脑、辛辣饮食,适当运动(如晨间锻炼),并推荐食疗方如桂圆百合粥以养心安神。长期失眠需结合体质辨证,避免单纯依赖安神药物。
通过这种多层次、个性化的分析框架,传统医学为失眠提供了不同于现代医学的干预视角,尤其擅长处理功能性失眠及情志因素导致的睡眠障碍。
上一篇:例假前一天彻夜失眠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