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眠的改善方法
1. 心理调节与睡前准备
睡前可通过听轻音乐、阅读或冥想放松心情,避免强迫入睡。若躺床20分钟仍无睡意,建议起床进行单调活动(如叠衣服),待有困意再回床。
保持规律作息,固定上床和起床时间(如晚上10-11点入睡,早上6-7点起床),减少午休时长以积累夜间睡眠需求。
睡前避免蓝光刺激(如手机),可用38-40℃温水泡脚15分钟促进血液循环,或听白噪音(雨声等)屏蔽环境干扰。
2. 环境与生活习惯优化
卧室应保持黑暗、安静,温度适宜(约25℃),床仅用于睡眠以强化心理暗示。
晚餐清淡易消化,可摄入含色氨酸的食物(香蕉、牛奶)或镁元素(坚果),下午3点后避免咖啡因。
3. 医学干预
若长期失眠影响社会功能,需就医排查病因。焦虑/抑郁导致的失眠可能需抗抑郁药物(如舍曲林),入睡困难者可短期使用思诺思等短效助眠药。
二、上班犯困的应对策略
1. 生物钟调整
避免作息紊乱,假期与工作日起床时间差不超过2小时,以免褪黑素分泌失调。早晨起床后接受30分钟强光照射(如光照疗法)可提升40%清醒度。
2. 中医调理
若伴随乏力、怕冷,可能是阳气虚,需温补;若活动后精神好转但易腹胀、头沉,多为湿气困阻,需健脾化湿。
3. 日间习惯
增加体育锻炼(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工作时短暂闭眼休息或深呼吸缓解疲劳。
关键提醒
个体差异存在,若调整后仍无改善,建议结合认知行为治疗或药物干预。
- 长期睡眠不足可能引发免疫力下降和心理压力,需尽早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