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推拿治疗失眠的记载

失眠症状 2025-08-15 15:56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古代中医对失眠的推拿治疗有丰富的理论和实践记载,结合脏腑经络学说与穴位刺激,形成了独特的疗法体系。以下是主要记载和方法的

一、理论渊源

1. 《黄帝内经》基础理论

最早提出失眠与"卫气运行""阴阳失调"相关,如《灵枢邪客》篇指出"卫气不得入于阴,常留于阳则阳气满,阳气满则阳跷盛,不得入于阴则阴气虚,故目不瞑"。推拿通过调节卫气运行帮助入眠。

2. 《景岳全书》辨证观点

明代张介宾提出"无邪而不寐者,必营血之不足也",强调推拿需配合补血手法,如揉按三阴交等脾经穴位以滋阴养血。

二、特色疗法

1. 经络穴位推拿

  • 安眠穴:位于风池穴(后脑勺下方凹陷)与翳风穴(耳垂后方)连线中点,用指腹打圈按揉至酸胀感,可安神定志。
  • 头部组合手法:开天门(从印堂推至发际)、推坎宫(沿眉弓分推),配合百会穴按压,能引阳入阴。
  • 心经调理:沿手臂内侧少阴心经扣击或按揉神门穴(腕横纹小指侧凹陷),改善心烦失眠。
  • 2. 时间与环境配合

    古籍强调傍晚或睡前操作效果更佳,需保持环境安静、光线柔和,可辅以轻音乐助心神收敛。

    三、经典文献

  • 《黄帝歧伯按摩十卷》
  • 秦汉时期最早的按摩专著(已佚),《汉书艺文志》记载其包含失眠推拿疗法,奠定后世基础。

  • 《赤凤髓》睡功
  • 明代记载的陈抟"蛰龙法",结合穴位按压与呼吸导引,如"闭兑目垂帘,十指如钩"的姿势促进入眠。

    这些方法至今仍被临床应用,但需注意辨证施治,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操作。

    上一篇:食管癌失眠吃什么药最好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