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荷尔蒙是啥?在哪?可怕?
环境荷尔蒙:究竟是什么?如何防范?
虽然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反复强调环境荷尔蒙的危害,但是对于普通民众来说,“环境荷尔蒙”这一名词仍然显得太过抽象,难以理解。的首要任务是为民众明确“环境荷尔蒙”的定义,并以更加通俗易懂、口语化的方式向民众解释清楚,以助其深入了解并加强防范。
立委吴育升提出,应建立一套针对环境荷尔蒙的预警机制,制定管制优先列表,以保护民众的健康。对此,农技产业化推动办公室首席执行官李国钦也持相同看法,他强调应先明确环境荷尔蒙的定义,再参考国内外管制措施,并向公众普及相关知识。
成大的李俊璋教授为我们揭示了环境荷尔蒙的另一种称呼内分泌干扰物质。他解释说,这些外来物质因子会干扰我们的内分泌系统,甚至影响全身健康。这一假说早在1996年就已提出,并且已经得到了证实,的确会对人体内分泌乃至全身产生危害。
李教授还特别提醒民众,要改正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错误做法。比如,在微波炉加热食品时,一些超市员工会在食品包装保鲜膜上划一个小口然后再进行微波加热。这种做法如果使用含有“邻苯二甲酸酯类”的产品,可能会释放出有害物质,造成危害。
环保妈妈环境保护基金会董事长周春娣则建议,建立环保标章更为关键。她认为,消费者可能记不住一大堆复杂的化学名称,但如果产品获得了环保标章,他们就可以更放心地使用。
环保署长沈世宏强调,跨部会共同防范环境荷尔蒙已经刻不容缓。各部门应合作从国际上管制的环境荷尔蒙清单中找出需要优先管制的项目,集成并强化国内法规。从生产体系本身进行管制,建立标示系统,让民众了解正确使用方式。还应善用民间团体资源来加强消费者教育和宣传,提高国人对环境荷尔蒙的防范意识。
由网友‘凉雨初夏’至本站。若您认为此文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同时请注意,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