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中的失眠是什么病

失眠的原因 2025-09-27 10:17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失眠在医学上被定义为一种睡眠障碍,主要表现为睡眠启动或维持困难,导致睡眠质量或数量不足,进而影响日间社会功能。根据不同的医学体系,其定义和分类略有差异:

一、现代医学视角

1. 诊断标准

  • 核心症状包括:入睡时间超过30分钟、夜间觉醒≥2次且难以再入睡、总睡眠时间少于5-6小时、早醒且无法再次入睡。
  • 需排除其他疾病(如躯体疾病、精神障碍)或环境因素(如噪音、倒班)的影响。
  • 病程要求:每周发生≥3次,持续≥3个月,并伴随日间功能损害(如疲劳、注意力下降)。
  • 2. 潜在危害

    长期失眠可能引发记忆力减退、免疫力下降,甚至增加抑郁症、焦虑症、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及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的风险。

    二、中医学视角

    1. 病因与分型

    中医称失眠为“不寐”,认为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密切相关,常见分型包括:

  • 肝郁气滞型:入睡困难,多因情绪压抑或焦虑。
  • 心脾两虚型:易醒多梦,伴心悸、乏力。
  • 痰热扰心型:睡眠不安,头重胸闷。
  • 心肾不交型:心烦失眠,腰酸盗汗。
  • 肝火扰心型:急躁易怒,口苦头晕。
  • 2. 诱发因素

    包括情绪极端波动(如暴怒、忧郁)、饮食不节(如浓茶、咖啡)、体质虚弱或久病耗损。

    三、治疗与管理

    1. 西医治疗

  • 短期可使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艾司唑仑)或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后者依赖性较低。
  • 褪黑素适用于生物钟紊乱者,抗抑郁药(如米氮平)可用于合并抑郁/焦虑的患者。
  • 2. 中医调理

  • 中药方剂如酸枣仁汤(养心安神)、参柏舒心颗粒(活血安神)等。
  • 非药物疗法包括针灸、气功、饮食调节(如莲子、百合)。
  •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尽早就医排查潜在疾病,并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上一篇:全身发虚无力晚上失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