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勇当小白鼠 自行新手术治疗鼾症

失眠症状 2025-07-16 16:24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日前,中山大学附属第六医院睡眠中心的张湘民教授团队成功完成了一例特殊的鼾症手术舌背弹性牵拉术。这次手术的特殊之处在于,张湘民教授亲自担任了“小白鼠”,自己给自己进行了手术,并且手术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他的鼾症得到了显著的缓解。

说起鼾症,可能很多人都不陌生,但其背后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症(OSAHS)却鲜为人知。张湘民教授通过多年的临床经验发现,鼾症主要是因为在睡眠时,维持咽部气道开放的肌肉松弛,导致气道塌陷狭窄阻塞,进而出现打鼾和呼吸暂停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引发间歇低氧血症及睡眠结构紊乱,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据统计,OSAHS在成年人中的患病率约为4%,而在中老年肥胖者中的患病率更是高达50%。患者常常感到疲乏嗜睡,反应迟钝,注意力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甚至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和安全隐患。世界多国卫生组织已经将OSAHS列为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活质量的重大疾病之一。

针对OSAHS的治疗,张湘民教授提到了非手术治疗和手术治疗两种方法。目前常用的非手术治疗手段存在使用不便、患者依从性不足等问题;而手术治疗方法虽然有多种,但也存在许多缺陷。近期,张湘民教授团队研究出了一种新技术舌背弹性牵拉术,主要针对睡眠时舌松弛后坠的问题进行操作。目前,该手术器械和耗材已经过检测和审批,并获得了欧盟的CE认证,但在国内仍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舌背弹性牵拉术的操作过程主要是在舌背上进行。手术首先通过局部,在舌背行粘膜射射频消融针作贯穿舌粘膜下的隧道。然后,取医用硅胶隧道管固定,形成隧道。这个过程类似于打耳洞,只是为了形成固定的耳洞,需要持续带耳针。接下来,每晚入睡前,使用特制的牵引带穿过隧道挂在牙扣或牙套上,以避免舌松弛后坠阻塞咽部气道。晨起时,取出牵拉器,舌背上的隧道不影响正常的说话和饮食。

整个手术过程耗时40分钟,采取局部。张湘民教授通过自己的3D显微摄像系统和高清电视进行低温等离子舌痛隧道成型术,成功完成了手术。术后两周的监测对比显示,张湘民教授的鼾声在牵拉后显著减小,睡眠质量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张湘民教授提到,牵拉力度越大,效果越好,但也会带来不适和疼痛感。他的团队正在进一步试验如何在疗效和舒适之间取得平衡。相信随着研究的深入和技术的进步,这种新型的鼾症治疗方法将会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目前正在进行一项重要的临床试验,专门针对习惯性打鼾的志愿者们。张湘民教授及其团队正在寻找20多名志愿者参与这项研究,并且手术费用全免。这一创新性的手术方法,被命名为舌背弹性牵拉术,经过初步临床观察,大多数患者术后打鼾现象得到了显著缓解。

报名参与这项研究的志愿者,需要排除患有全身性、心脑血管、牙齿感染等疾病的可能性。如果您或您身边的人正在经历打鼾带来的困扰,那么这是一个绝佳的机会。您可以通过拨打电话020-38379683或使用官方微信和QQ进行咨询。

张湘民教授介绍,舌背弹性牵拉术的优点在于:它能维持咽部气道通畅,有效治疗OSAHS(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手术对舌尖部的灵活性影响较小,吞咽功能和语言能力得以保留;手术过程中牵拉时能够闭口呼吸,符合人体生理需求,克服了同类舌牵拉产品必须张口呼吸、易流口水等缺点。

作为医学博士、教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的张湘民教授,不仅在学术领域有深厚的专长,而且拥有丰富临床经验。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起,他便致力于儿童及成人鼾症、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HS)的诊断与治疗。近年,他创立的新型微创手术方法软腭支撑术和改良舌根牵拉术,对不适应常规治疗的中重度OSAHS病例有着非常好的疗效。目前张教授已在我国南方规模最大的睡眠呼吸障碍诊疗及研究中心为患者服务。他还定期开设门诊服务广大患者。除了临床实践外,他还强调与志愿者共同***新技术并将其推向社会的重要性。“现在的我既是医生又是病人”,张教授说,“我们正在进行临床试验研究时保持冷静和理性,为的是***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并验证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他表示这并不是冒险或作秀的行为,而是对前辈偿百草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这项创新技术的推广将使鼾症患者得到真正的福音。医学技术的进步有赖于临床试验研究和新技术的成功得益于每一位试验者的奉献精神。我们衷心祝愿张湘民的舌背弹性牵拉术早日大规模推广,造福广大鼾症患者。同时我们也呼吁更多有志之士加入到这项研究中来共同为医学进步贡献力量。此外我们也提醒广大市民注意睡眠呼吸健康如果遇到相关问题需要咨询请及时联系张湘民教授了解更多信息为自身健康护航。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