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世界睡眠日 小孩大人都不容忽视睡眠问题
鼾声如雷,昼夜节律被打乱,严重打呼噜的人常常伴随一种致命的病症白天嗜睡。这种症状对于那些需要时刻保持警觉的工作者,如驾驶人员来说,是极其危险的。夜间睡眠时,患者经历呼吸暂停、低氧血症和微觉醒,导致白天无法控制的瞌睡,从而可能引发交通事故。据统计,因驾驶时打瞌睡引发的交通事故占总交通事故的25%,其中睡眠呼吸暂停患者的交通事故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7倍。许多西方国家已经将睡眠检测列为专业驾驶员的体检项目。
睡眠不仅关乎成年人的健康,更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孩子在睡眠中长大,每一天的深睡眠都是生长激素的盛宴。刚出生的婴儿,24小时内都在分泌生长激素。从儿童期开始,只有在深睡眠时,身体才会分泌生长激素。青春期是生长发育的快速期,此时生长激素在睡眠中的分泌量直线上升。打呼噜却可能破坏这一美好过程。
打呼噜是睡眠的重要影响因素,对于儿童来说,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发育迟缓。儿童成长需要大量的氧分,而打鼾会导致孩子在睡眠中缺氧,影响脑部的供氧,进而影响孩子的智力发展。这还会降低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和分析能力,使学习成绩下降。缺氧还会减少促生长激素的分泌,影响孩子的身高发育。
二、颜值降低。打呼噜的孩子们常常出现腺样体肥大的症状,他们不得不张着嘴呼吸以获得足够的通气量。长期的张口呼吸会导致硬腭变形、高拱,使面部发育变形,出现各种面部问题。
三、呼吸道炎症反复发作。腺样体肥大阻塞鼻腔,导致鼻腔分泌物引流不顺畅,为慢性感染提供了条件。鼻炎、鼻窦炎也会刺激腺样体增生,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中耳炎反复发作也是因为肥大的腺样体贴着咽鼓管,导致中耳分泌物排出不顺畅。
对于成年人来说,打鼾伴有呼吸暂停的危害更是不容小觑。夜间睡觉时鼾声震天、呼吸不均匀、时断时续,不仅影响自己的睡眠质量,还会影响全家人的休息。还会出现晨起头痛、口干、记忆力下降和性欲减退等症状。睡眠呼吸暂停还会导致脂代谢异常,使肥胖者的体重增加,同时伴随血脂、血糖的显著升高。长期的夜间呼吸暂停使大脑和心血管系统处于反复缺氧状态,可能引发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据统计,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中,高血压的患病率高达48%,冠心病的患病率是普通人的3.4倍。对于打呼噜的问题,我们不能掉以轻心,应该尽早寻求医疗帮助,以免引发更严重的健康问题。打呼噜治疗之道:从腺样体肥大到睡眠呼吸暂停的综合应对
当我们的孩子被诊断为腺样体肥大时,家长们往往会感到焦虑和无助。腺样体肥大,这一状况目前虽无特效药物,但手术却是一种有效的缩小肥大的方法。并非所有的腺样体肥大都需要手术切除。那么,何时是最佳的手术时机呢?
当腺样体肥大阻塞后鼻孔,导致孩子在睡眠时打鼾、憋气甚至张口呼吸时;当孩子的面容已因长期呼吸问题而形成“腺样体面容”,并影响到其正常的生长发育时;当腺样体肥大伴随鼻腔炎症反复发作或上呼吸道感染持续不愈时;以及因腺样体肥大致使孩子反复出现分泌性中耳炎或化脓性中耳炎时,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手术切除。目前临床上先进的等离子射频消融微创手术,能够大大减少手术中的出血,减轻术后疼痛,并促进快速恢复。
而对于成年人所患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治疗方法则更为多样。首先可以尝试改变生活习惯,如减重、坚持体育锻炼、戒酒以及调整睡眠姿势。这些方法对于轻中度患者往往能取得良好效果。对于口咽部和鼻腔的病变,如鼻中隔偏曲、鼻息肉等,可以选择手术治疗,以消除结构性的呼吸阻塞。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那些中重度睡眠呼吸暂停的患者,单纯的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可能并不能达到理想效果。这时,医生可能会推荐患者在睡眠时佩戴与无创睡眠呼吸机相连的鼻面罩。呼吸机能产生的强制气流,能够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消除呼吸暂停事件和低氧血症。重要的是,治疗方案应根据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量身定制,有时即使是轻中度的睡眠呼吸暂停,如果伴有明显的记忆力减退、白天嗜睡等症状,也应考虑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
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良好的睡眠不仅有助于缓解疲劳、恢复身体机能,还能提高免疫力、调整神经、延年益寿,甚至促进婴幼儿的生长发育。为了那个美好的中国梦,让我们先拥有一个好的睡眠吧!
在世界睡眠日到来之际,祝愿所有人都能“好好睡觉,青春不老”。提醒您:未经授权请勿转载本文内容,违者必究。内容合作请致电:。让我们一起努力,守护每一个好梦,共同实现我们的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