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私药品造就的岂止眼内炎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迎来两批共计116名患者,他们前来接受Avastin药品注射。令人震惊的是,其中61名患者出现了眼部红肿、视力模糊等典型的“眼内炎”症状,并需要住院治疗。这一事件在9月22日引起了上海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的关注,并确认是由于使用了假药所致。(消息来源于9月24日的洛阳晚报A9版)
这些所谓的Avastin药品,实际上是经由非法途径进入国内市场的药品。据了解,目前在国内医疗市场上流通的Avastin全部是进口药,但该药品并未获得中国药监部门的批准上市,因此可以肯定其来源非法。
药品的危害极大,即使是所谓的国外“名牌”药品,由于缺乏监管,其来路和中间渠道都十分隐蔽,因此将其视为假药毫不为过。在我国,药品的现象由来已久。因为存在暴利,尽管国家对其打击力度越来越大,但仍未能阻止其蔓延和猖獗之势。随着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药品更加随意和方便,一些药品在国内医药市场上流通似乎已经司空见惯。
这次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事件是一个令人痛心的教训。作为一家具有150年历史的公立三级甲等医院,竟然出现如此低级、甚至是“下流”的违法违规事件,确实令人感到震惊和悲哀。这次事件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身体上的痛苦,也给医院带来了声誉上的损失。这一事件的教训是深刻的,连这样一个赫赫有名的百年老店都敢于如此放肆地使用非法药品,其他医院或诊所的情况更令人担忧。
幸运的是,这些患者得的是“眼内炎”,能够及时被发现和诊疗,否则如果出现更严重的药物毒性反应,后果将不堪设想。在药品的使用上,患者处于绝对被动的地位,因此医院和医生的职业道德和良心至关重要。对药品的监察监督也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
对国内医药市场的整顿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医、药、质检、工商、公安、海关等多部门的联合行动。这也是一项关乎民生的工程,因为药品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必须加大对医药市场的监管力度,保障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也需要加强公众教育,提高群众的安全意识和识别能力,共同维护医药市场的健康秩序。对于药品等违法行为,必须全民共诛之,确保人民群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