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律长征写作背景(长征七律)

失眠的原因 2025-06-02 10:44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七律长征》:红军长征的诗史赞歌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一场伟大的征程,烙印着红军的坚韧不拔与英勇无畏。那就是毛泽东于1935年10月创作的《七律长征》。这首七言律诗,为我们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阔历程和崇高的革命精神。

一、历史背景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为了突破敌人的围剿,北上抗日,从江西瑞金出发,踏上了漫漫长征路。历经一年的艰难跋涉,红军跨越了11个省,行程约二万五千里。期间,他们经历了湘江战役、四渡赤水、飞夺泸定桥等重大战役。最终,在1935年10月,红军成功抵达陕北,完成了伟大的长征。

二、创作契机

《七律长征》这首诗,是在红军翻越岷山之后,由毛泽东创作完成的。当时,长征已经接近尾声,胜利在望。毛泽东以“岷山千里雪”等生动的意象,抒发了对红军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斗争的赞美,表达了革命乐观主义的豪情。

三、主题思想

诗中,“万水千山只等闲”等句子,将自然的险阻化为“细浪”“泥丸”,充分展现了红军蔑视困难的英雄气概。这首诗也讴歌了长征的军事战略意义和坚定的革命信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红军战士们在长征途中的坚韧不拔和英勇奋斗。

四、争议与考证

关于《七律长征》的具体创作时间,虽然主流观点是根据毛泽东本人的标注,认定为1935年10月,但也有一些研究者提出可能更早,可能在9月下旬就已经完成。无论具体的时间点如何,这首诗都是对红军长征的永恒纪念,是毛泽东文学创作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七律长征》是一首充满革命精神和英雄气概的诗篇,它展现了红军长征的壮丽历程,歌颂了红军将士的英勇奋斗和坚定信念。这首诗不仅是中国革命历史的见证,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