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对售9案延宕 台当局还在硬拗
近期美国对台湾的军售延迟问题持续发酵,引发了广泛关注。据消息,涉及九项军售案,金额高达八千三百亿新台币。这一事态的发展背后涉及到诸多复杂因素,下面将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
一、军售延迟现象的背后
规模与影响方面,九项军售案延迟交付涉及的项目包括MK-48等关键装备,对台湾的战备整建计划产生了直接影响。而美方则频繁以俄乌冲突、疫情等为由拖延交付,同时仍要求台湾方面按原计划支付款项。虽然拜登曾宣布提供3.45亿美元的军援,但相较于延迟交付的金额来说,无疑是杯水车薪。
二、台当局的态度与表现
面对军售延迟的问题,台当局展现了一种“硬拗”的态度。一方面,台防务部门试图为美方开脱责任,声称美对售是“安全援助合作”,甚至强调美方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试图将问题合理化和模糊化。面对军售中的欺诈事件,台防务部门负责人竟然称美国也是受害者。另一方面,军购程序存在严重违规现象,如“爱国者”导弹军购案中,台湾空军高层在美国公布前均不知情。台当局对军购资金流向存在隐瞒现象,未公开说明资金的具体用途。
三、深层问题与后果
台湾在某种程度上已经成为了美国的“提款机”。美对售的装备往往以过时为主,关键技术不转让,台湾需持续支付高额维护费。岛内舆论对此现象表示反弹,民众痛批台当局“被吸血还替人数钱”。连绿营“立委”也承认军购案存在“制度疏漏”。
四、大陆的立场与反制措施
国台办对于美国的对售行为已经明确警告,指出买武器买不来安全,美对售只会加剧的紧张。解放军在台海频繁演练封锁作战,展示反制能力,这是大陆对于美国对售的坚决反制。
美国对台湾的军售延迟问题暴露了台湾当局对美国的依附性及其被动地位。而台湾当局在面对这一问题时的“硬拗”态度,进一步凸显了其政治投机的本质。正如岛内评论所言:“棋子终将沦为弃子”,台湾应该认识到自身的处境,寻求独立自主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