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需严格遵医嘱)
1. 抗抑郁药物:
盐酸舍曲林、帕罗西汀等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Is)可改善抑郁及伴随的早醒症状。
米氮平片具有镇静作用,适合入睡困难型失眠。
2. 中成药辅助:
酸枣仁胶囊(养心安神)、天王补心丹(滋阴养血)等可调理气血失衡导致的失眠。
二、心理与行为干预
1. 认知行为疗法(CBT-I):
通过睡眠限制(固定起床时间)、刺激控制(减少卧床清醒时间)重建睡眠节律。
矛盾意向训练(反向心理暗示)降低入睡焦虑。
2. 放松训练:
睡前进行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或冥想,缓解躯体紧张。
三、生活方式调整
1. 规律作息:
固定就寝和起床时间,避免午睡超过30分钟。
睡前1小时禁用电子设备,卧室保持黑暗、凉爽(18-22℃)。
2. 运动疗法:
下午4-6点进行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提升夜间睡眠驱动力。
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运动。
四、饮食与物理疗法
1. 饮食建议:
晚餐摄入富含色氨酸的食物(小米粥、香蕉、牛奶),避免咖啡因和辛辣刺激。
2. 物理干预:
早晨接受10000勒克斯强光照射30分钟,调节褪黑素分泌。
针灸或推拿百会穴、四神聪穴,疏通经络助眠。
五、注意事项
个体差异:中成药需中医辨证使用(如肝郁气滞型用柴胡疏肝散)。
综合治疗:重度失眠可联合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等物理疗法。
及时就医:若自我调节无效或出现自杀念头,需立即寻求专业评估。
通过上述方法持续调理4-8周,多数患者睡眠质量会逐步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