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士敬医生治失眠医案
黄世敬医生作为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老年病科主任医师,在失眠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其医案多从心脑血管疾病与情志失调的关联角度切入,结合中医辨证论治原则。以下是综合搜索结果整理的部分典型医案及治疗思路:
一、肝郁化火型失眠
案例特点:患者多因长期情绪抑郁或压力导致肝气郁结化火,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烦躁口苦。黄医生常以柴胡加龙骨牡蛎汤为基础方,和解少阳、重镇安神。例如一位50岁绝经期女性患者,因丧偶后情志不畅引发失眠,伴便秘、多梦,经该方加减(柴胡25g、龙骨牡蛎各30g等)治疗半月后,睡眠质量显著改善。
二、心脾两虚型失眠
案例特点:多见于长期思虑过度或更年期女性,症见心悸、健忘、乏力。黄医生常用归脾汤合酸枣仁汤加减,强调气血双补。如一例59岁女性患者因家庭矛盾导致失眠多年,加入黄芪30g、炒酸枣仁15g等健脾养心药物,后续调理中睡眠逐渐稳定。
三、痰热内扰型失眠
案例特点:患者舌苔黄腻、胸闷脘痞,黄医生善用温胆汤化裁。曾有一例44岁患者因长期焦虑失眠,西医安定类药物无效,辨证为痰热内蕴,以黄连温胆汤(黄连6g、竹茹12g等)一周后心烦减轻,睡眠改善。
四、肾阴不足型失眠
针对中老年患者伴头晕耳鸣、燥热盗汗者,黄医生采用地黄汤补肾填精,辅以耳穴治疗(心、神门等穴)。一例55岁女性患者服药7剂后晨起嗜睡反馈,显示卫气调节见效。
治疗特色
1. 体质调理优先:强调通过改善患者整体气血阴阳平衡来提升睡眠质量,而非单纯依赖安神药。
2. 情志干预结合:尤其关注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常配合疏肝解郁药物如玫瑰花、醋柴胡等。
3. 灵活用药剂量:根据证型调整关键药物用量,如半夏可用至20g治痰湿,酸枣仁达30g养心血。
黄世敬医生的失眠治疗体现了中医“同病异治”理念,其案例多收录于医院内部资料及患者评价中,需结合具体体质辨证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