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治疗方法
1. 睡眠习惯调整
避免在床上进行非睡眠活动(如玩手机、看电视),建立"床只用于睡眠"的条件反射
若躺床30分钟未入睡,建议起床短暂活动后再尝试
固定作息时间,建议每晚11点前入睡,保持6-8小时睡眠时长
2. 饮食与睡前准备
睡前可饮用温牛奶(需长期坚持),避免咖啡、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品
用40℃左右热水泡脚至微微出汗,促进血液循环
晚餐七分饱,睡前2小时避免进食
3. 放松技巧
腹式呼吸法:双手叠放腹部,默念数字配合呼吸
冥想引导:呼气时默念"影"字或"一/二"循环,帮助转移注意力
听轻音乐、使用薰衣草香薰等营造放松环境
二、中医调理方法
1. 体质辨证调理
脾虚者用归脾丸(可外敷肚脐),肝郁者疏肝,肾亏者补肾,需个体化用药
气血不足可尝试柏子养心丸,肝血不足用八珍丸
2. 食疗推荐
红枣小米粥、薏仁汤等补气血食疗方
蜂蜜白醋水(血糖高者禁用)
三、药物治疗建议
1. 非处方选择
短期可试用褪黑素(需在黑暗环境中使用)
中成药如枣仁安神胶囊、百乐眠等
2. 处方药物
新型药物:2025年国内新获批的莱博雷生(食欲素受体拮抗剂),具有非依赖特性
传统药物:唑吡坦、右佐匹克隆等第三代(需医生指导)
四、注意事项
长期失眠需先排除焦虑抑郁等心理因素
药物使用应遵循"最小有效剂量、最短疗程"原则,定期复诊调整
建议结合认知行为治疗(CBT-I)与药物联合干预
若上述方法效果有限,建议尽早就医进行专业评估,部分顽固性失眠可能需要抗焦虑药物或中西医结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