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见原因
1. 生理因素
生长发育期的生物钟不稳定、缺钙或维生素D缺乏可能导致神经兴奋性增高。
消化不良、鼻炎等疾病引起的身体不适(如腹胀、鼻塞)会干扰睡眠。
2. 心理因素
学业压力、家庭矛盾或社交焦虑易引发紧张情绪,表现为入睡困难或夜醒频繁。
睡前过度兴奋(如玩电子设备、剧烈活动)会使大脑处于亢奋状态。
3. 环境与习惯
卧室光线过强、噪音干扰或温度不适直接影响睡眠质量。
作息不规律、白天午睡过长或睡前饮食不当(如摄入咖啡因、高糖食物)会打乱睡眠节律。
4. 疾病影响
腺样体肥大、哮喘等疾病可能导致呼吸不畅或夜间惊醒。
神经衰弱、心脾两虚等中医证候也可能表现为多梦易醒。
二、改善建议
1. 调整生活习惯
固定作息时间,睡前1小时避免电子设备,可尝试温水泡脚或轻柔按摩。
晚餐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饱或饥饿入睡。
2. 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使用遮光窗帘),室温建议20-24℃。
选择适合的寝具,如护颈枕、透气床垫。
3. 心理疏导与健康管理
通过亲子沟通、正念练习缓解焦虑情绪,严重时寻求心理咨询。
若伴随打鼾、呼吸暂停等症状,需及时就医排查器质性疾病。
4. 营养与运动
补充富含色氨酸(如牛奶、香蕉)和维生素B族的食物。
白天适量运动(如跳绳、游泳),但避免睡前剧烈活动。
若失眠持续2周以上或伴随生长发育迟缓,建议记录睡眠日志并到儿科或睡眠专科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