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伊局势消息
美国对伊朗施压重重,再次挥舞“极限施压”大旗
特朗普总统在三月再度启动对伊朗的“极限施压”策略,封锁伊朗石油出口,试图以此迫使伊朗放弃核计划。美国近期更是以“不谈就打”的姿态威胁伊朗,要求其接受谈判条件,否则可能面临美国的军事行动。
伊朗内部矛盾浮出水面,哈梅内伊态度强硬不动摇
伊朗内部,总统佩泽希齐扬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间的分歧愈发公开化。佩泽希齐扬倾向于与美方对话,而哈梅内伊则坚决反对谈判,认为美国“不可信任”。哈梅内伊强调,伊朗不会在外界的压力下妥协,他指责美国的谈判是“霸凌手段”,目的是为了迫使伊朗放弃其核心利益。
伊朗寻求国际支持,联合中俄对抗美国压力
面对美国持续的压力,伊朗于3月15日邀请了包括中国、俄罗斯、法国、德国和英国在内的五国,就伊核问题举行紧急磋商。此举旨在通过多边合作打破孤立。最近,中俄舰队在伊朗港口的集结,以及与伊朗的联合军事演习,被视为对伊朗实质性的支持。
地区军事紧张氛围加剧,各方行动引发关注
美国在波斯湾部署了航母战斗群,而伊朗则加速推进核计划,其浓缩库存的丰度已达到接近武器级别的水平。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明确表示,如果美国发动军事打击,伊朗将采取“全面的反制措施”。
俄罗斯居中斡旋,中国立场独立自主
俄罗斯试图推动美伊谈判,此举既是为了缓解自身的地缘压力,也是意在巩固与伊朗的战略同盟。中国对此保持警惕,强调需要维护独立的外交政策。中国在3月13日邀请俄伊代表赴北京磋商伊核问题,呼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并反对单边制裁。
局势关键点
美伊之间的僵局焦点在于,美国要求伊朗完全放弃核计划,而伊朗则要求美国解除制裁并停止干涉其内政。双方均没有让步的意愿。如果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离任(他已经86岁高龄),可能会引发伊朗路线的大变,对整个中东格局产生深远影响。中国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致力于通过多边机制平衡局势,避免美伊冲突外溢影响“一带一路”的能源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