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核心激素异常
1. 皮质醇
作为压力激素,抑郁症患者常出现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功能亢进,导致夜间皮质醇水平升高,干扰睡眠节律并维持警觉状态。
长期高皮质醇水平与抑郁症状加重和自杀意念风险增加相关。
2. 褪黑素
抑郁症患者褪黑素合成减少,导致入睡困难。褪黑素不仅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其抗氧化和抗炎作用也与情绪改善相关。
补充褪黑素可能改善抑郁相关的睡眠障碍。
3. 5-羟色胺(血清素)
血清素水平下降会直接影响睡眠-觉醒周期调节,导致睡眠表浅和早醒,这是抑郁症失眠的典型表现。
血清素还与情绪调节密切相关,低水平易引发抑郁。
二、其他关键激素/神经递质
多巴胺:分泌不足可能导致愉悦感缺失和动力下降,加重抑郁失眠。
去甲肾上腺素:失衡会增强中枢神经系统唤醒作用,使患者难以平静入睡。
甲状腺激素:情绪低落时分泌异常,可能通过影响代谢加剧失眠。
三、激素交互作用与恶性循环
抑郁失眠常伴随神经递质(如血清素、多巴胺)与激素(如皮质醇、褪黑素)的联动紊乱,形成“失眠加重抑郁,抑郁恶化失眠”的循环。例如:
皮质醇升高抑制褪黑素分泌;
血清素减少影响睡眠和情绪稳定性。
四、治疗启示
针对激素失衡的干预可能缓解症状,如:
通过药物调节血清素或去甲肾上腺素水平;
补充褪黑素改善睡眠节律;
心理治疗和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运动)可降低皮质醇水平。
如需进一步诊断或治疗建议,请咨询专业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