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论治失眠 伤寒论 失眠

健康养生 2025-09-20 19:09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伤寒论》作为中医经典著作,对失眠(古称“不寐”)的论治注重辨证分型,通过调和阴阳、疏通脏腑气血来改善睡眠。以下是《伤寒论》中治疗失眠的主要经方及辨证要点:

一、虚烦不眠类

1. 栀子豉汤

适用于“虚烦不得眠,反复颠倒,心中懊”者,表现为身热、心烦、舌红苔黄。方中栀子清热除烦,淡豆豉宣发郁热,但脾胃虚寒者忌用。

2. 黄连阿胶鸡子黄汤

主治少阴病“心中烦,不得卧”,属阴虚火旺型失眠,伴手足心热、口干盗汗。鸡子黄需用药汁冲服以滋阴降火。

二、肝郁气滞类

1.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针对“胸满烦惊、小便不利”的失眠,通过柴胡疏肝、龙骨牡蛎镇惊安神,调和肝胆气机,适合肝郁化火或痰热扰神者。

2. 酸枣仁汤(出自《金匮要略》)

调理“虚劳虚烦不得眠”,以炒酸枣仁为主药,配伍川芎、知母等,适用于肝血不足、心悸眩晕的慢性失眠患者。

三、阳虚或痰湿类

1.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用于心阳虚导致的“心悸不寐、四肢不温”,通过温通心阳、重镇安神改善睡眠。

2. 半夏秫米汤

主治“胃不和则卧不安”,针对脾湿痰阻型失眠,伴胸闷纳呆、苔腻,需配伍茯苓、薏苡仁等化湿药。

四、其他辨证用方

  • 半夏泻心汤:适用于胃肠痞满引起的夜寐不安,调和脾胃气机。
  • 猪苓汤:治疗少阴病“心烦不得眠”伴小便不利,利水滋阴。
  • 注意事项

    《伤寒论》强调“辨证论治”,需根据个体症状(如舌脉、二便、寒热)选择方剂,且部分方剂(如栀子豉汤)需注意禁忌(如脾胃虚寒者慎用)。现代临床常结合体质加减化裁,例如阴虚加麦冬、痰热加竹茹等。

    上一篇:失眠的时候不能吃什么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