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期失眠 古代失眠怎么说

健康养生 2025-09-17 19:09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一、常见称谓

1. 不寐:中医经典《难经》最早使用这一术语,后成为主流称呼,如《黄帝内经》称"目不瞑"、"不得卧"。

2. 不得眠/卧:强调无法躺卧入睡的状态,见于《伤寒论》等医籍。

3. 虚烦:特指阴虚火旺型失眠,如张仲景所述"虚烦不得眠"。

二、诗意表达(意象特征)

1. 时间感知

  • "一夜长如岁"(柳永)
  • "气变悟时易,不眠知夕永"(陶渊明)
  • 2. 环境孤寂

  • "寒灯思旧事,断雁警愁眠"(杜牧)
  •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张继)
  • 3. 身体状态

  • "辗转伏枕"(《诗经》)
  • "和衣拥被不成眠,一枕万回千转"(柳永)
  • 三、中医病机解释

    1. 阴阳失调:"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阳不交阴则不寐

    2. 脏腑关联:与心、肝、胆、脾、胃功能失调相关,如"胃不和则卧不安

    3. 病理产物:痰热、瘀血等阻碍阳入阴

    四、典型治疗方剂

    1. 酸枣仁汤(《金匮要略》):治心肝血虚型失眠

    2. 半夏秫米汤(《黄帝内经》):"中医治失眠第一方

    3. 黄连阿胶汤:针对阴虚火旺

    这些表达既反映了古人对失眠的细腻观察,也体现了中医"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值得注意的是,古代失眠者没有现代电子设备干扰,其痛苦程度可能更甚。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