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调理方法
1. 建立睡眠节律
固定作息时间:每天同一时间上床(建议22:30-23:00)和起床(6:00-7:00),避免补觉或赖床。
床仅用于睡眠:若20分钟未入睡,离开床直至有睡意再返回。
2. 优化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黑暗(遮光窗帘)、安静,温度18-22℃,湿度适宜。
睡前1小时调暗灯光,避免使用手机等电子产品。
3. 饮食与运动调整
晚餐七分饱,避免咖啡、浓茶、酒精;可睡前喝温牛奶或蜂蜜水。
白天适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运动。
4. 放松训练
尝试深呼吸、渐进式肌肉放松或冥想。
睡前泡脚、按摩三阴交等穴位(每穴3分钟)。
二、心理与行为干预
1. 缓解压力
通过倾诉、轻音乐或瑜伽释放焦虑情绪。
认知行为疗法(CBT-I)可帮助纠正不良睡眠观念。
2. 避免不良习惯
睡前避免看刺激内容(电影、小说)或激烈讨论。
三、医疗辅助方案
1. 中成药调理
如百乐眠胶囊、归脾丸等,适合心肾不交或气血不足型失眠。
2. 西药治疗
短期可用非苯二氮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起效快且依赖性较低。
新型药物如莱博雷生(食欲素拮抗剂)已在国内获批,副作用较小。
注意:若自行调整2周无效,建议就医排查焦虑、甲亢等潜在病因,避免长期依赖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