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治疗
1. 调整生活习惯
白天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避免久坐或频繁打盹,午睡控制在20-30分钟内。
睡前避免刺激性饮料(咖啡、浓茶)、过饱饮食,可饮用温牛奶或蜂蜜水。
保持规律作息,固定就寝时间(建议22:00-22:30),避免过早卧床。
2. 改善睡眠环境
保持卧室黑暗、安静,温度湿度适宜,减少电子设备使用。
睡前通过泡脚、热水澡、听轻音乐或深呼吸训练放松身心。
3. 心理与行为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可纠正不良睡眠认知,减少对失眠的焦虑。
尝试“神门画圈法”等放松技巧:平躺闭眼,双手叠放画圆并专注想象圆形轨迹。
二、药物治疗(需医生指导)
1. 短期用药原则
首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右佐匹克隆、唑吡坦),起效快、依赖性低,适合入睡困难者。
合并焦虑抑郁时,可联用小剂量多塞平、曲唑酮等。
2. 注意事项
避免自行用药,尤其苯二氮卓类(如)可能增加跌倒、认知障碍风险。
从低剂量开始,按需间歇服用,夜间起床需防头晕跌倒。
三、其他辅助方法
中医调理:酸枣仁、灵芝等安神食材或中成药(需辨证使用)。
物理疗法:针灸、生物反馈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病因治疗:排查原发病(如疼痛、呼吸暂停综合征、抑郁),针对性干预。
若上述方法无效,建议及时就医,完善检查(如头颅MRI、睡眠监测)以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