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药物疗法(优先推荐)
1. 生活习惯调整
保持规律作息,固定起床和入睡时间,避免白天午睡超过30分钟。
睡前避免咖啡因、酒精及电子设备蓝光刺激,晚餐宜清淡且不过饱。
日间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但避免睡前3小时剧烈活动。
2. 睡眠环境优化
保持卧室温度18-24℃,使用遮光窗帘,选择支撑性良好的床垫和枕头。
减少夜间如厕干扰,可配置小夜灯避免强光刺激。
3. 心理与行为干预
通过冥想、深呼吸或认知行为疗法(CBT-I)缓解焦虑情绪,减少对失眠的过度关注。
参与社区社交活动(如老年兴趣小组)改善孤独感,提升血清素水平。
二、医疗干预(需专业指导)
1. 中医调理
本地中医院可提供针灸(取穴神门、三阴交)或中药方剂(如酸枣仁汤、归脾丸),适合气血不足或肝郁气滞型失眠。
2. 药物短期使用
在医生指导下可短期服用艾司唑仑、佐匹克隆等药物,但需警惕依赖性和跌倒风险。
褪黑素补充(0.5-1mg)适用于昼夜节律紊乱者,需严格遵医嘱。
三、延边本地资源支持
1. 专业医疗机构
延边失眠医院(延吉市)提供心理咨询和药物干预,擅长老年失眠综合治疗。
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精神科可排查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导致的继发性失眠。
2. 政策福利
吉林省高龄津贴(80岁以上每月≥50元)和适老化改造补贴(最高2000元)可减轻经济负担,优化居家睡眠环境。
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或伴随日间功能损害,建议尽快至延边大学附属医院或延吉市精神医院专科就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