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吃点大蒜杀菌又抗癌
吴江的农谚里流传着这样一句俗语:“端午不吃蒜,鬼从门前钻。”在端午这一天,吃大蒜似乎成了避邪驱瘟、远离“五毒”的必备仪式。豆腐炖大蒜更是端午节餐桌上不可或缺的一道美食。
老南京的端午节,中午时分,家家户户都会烧熟整头大蒜给孩子吃。这不仅仅是因为“独”字与“毒”字谐音,更是因为孩子们吃了烧大蒜,夏天就能远离痢疾和腹内虫患。而苋菜也是端午必备,人们相信吃了它,夏天就能避免腹痛。
在河南、浙江等省的农村,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们会早早起床,将大蒜和鸡蛋一起煮制,供家人早餐食用。有些地方还会在煮制时加入艾叶。早餐中的大蒜、鸡蛋和烙油馍,被认为可以避“五毒”,并带来健康。
而在一些地方,端午还有吃“蒸独蒜”的习俗。独蒜,指的是一棵蒜苗只长出一个又圆又大的蒜头。制作蒸独蒜非常简单,只需将剥好皮的红糖独蒜蒸熟,再淋上香油即可。餐桌上的独蒜散发着独特的香味和辛辣味,令人胃口大开。关于端午吃独蒜的习俗,还有一个流传甚广的传说。据说这一传统源于初唐时期的一位李县令。他的儿子得了一种难以治愈的泻病,就在端午那天,一位乡野郎中用蒸独蒜治好了他的病。从此,百姓们纷纷效仿,每年端午都会吃一碗蒸独蒜以预防疾病。
独蒜不仅具有独特的味道和口感,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其含有的大蒜素能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真菌感染和慢性腹泻,还能预防皮肤病。而独头蒜更是因其营养价值高而具有防癌作用。
食用大蒜也需要注意。虽然大蒜具有诸多好处,但过量食用可能会导致急性胃炎等不良反应。建议每天生吃大蒜的量不宜超过2~3瓣。对于肠胃功能不佳的人来说,更应适量食用。患有肝病、非细菌性腹泻、眼疾、胃病、十二指肠或脑溢血的人最好避免食用大蒜。
端午节吃大蒜,不仅是一种传统习俗,更是一种对健康生活的关注和呵护。在享受美味的也要注重适量食用,让健康与美味并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