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促乳腺癌筛查全覆盖院士团队:筛查人群应提前至35岁
中新网广州报道,首届“逸仙乳腺肿瘤影像诊断同质化培训班”于8月5日在广州盛大开班。此次培训班旨在通过规范乳腺肿瘤筛查,提高早筛、早诊、早治的比例,从而推动乳腺癌防治事业的发展。
该培训班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宋尔卫团队领头,首批纳入了广州的18家医疗机构。培训班将从筛查、手术、全身治疗、康复等方面入手,致力于构建肿瘤防治示范体系,以期提升乳腺癌的早期诊断率、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近年来,乳腺癌已成为全球第一大肿瘤,中国的形势尤为严峻。每年新增的乳腺癌患者高达42万人,且发病率逐年上升。相较于欧美国家,中国的乳腺癌发病年龄更年轻,年轻患者的比例也更高。专家建议,乳腺癌筛查应提前至35岁。
临床数据显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预后效果显著,术后10年的无复发生存率可高达80%以上。中国的乳腺癌筛查现状仍不容乐观。虽然目前以体检+超声为主,但乳腺X线检查在乳腺癌早期检出中发挥着更为重要的作用,其应用比例却相对较低。
此次培训班是广州市卫健委推动的区域肿瘤防治示范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培训班邀请了外科、超声、钼靶、MR等多学科专家,共同交流乳腺癌筛查和影像诊断技术。培训的重点有两个创新点:一是建立乳腺癌筛查风险评估系统模型,以精准指导筛查方式和频率;二是通过培训和学习下沉防治资源,实现乳腺影像诊断高水平同质化。
为了消除基层筛查点开展乳腺肿瘤筛查的障碍,宋尔卫团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缩小基层医生与大型三甲医院医生的影像诊断差距。他们建议组建移动筛查小分队,配备移动超声、钼靶及经验丰富的乳腺影像医师和外科医师,深入基层医疗机构进行实地带教,为民众树立正确的乳腺健康意识和防控理念。
这次培训班的举办是对我国乳腺肿瘤筛查工作的一次重要推动。希望通过这样的培训和学习,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乳腺癌的早诊早治水平,为更多患者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