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心果虽好别贪嘴 小心吃多会过敏
阿月浑子,这个名字或许让你感到陌生,但它有着别名的“开心果”和“无名子”,是一种在全球多地广泛栽培的果实,尤其以叙利亚、伊拉克、伊朗等中东地区以及前苏联西南部和南欧为主要产地。在我国新疆,也能见到它的身影。
关于阿月浑子的起源,有一种传说。据说在公元前3世纪,亚历山大的军队在远征过程中,曾遭遇粮食短缺的困境。士兵们在某个山谷中意外发现了这种果实,它不仅能吃,还带有香气,更能让人精力充沛。据说在公元前5世纪波希战争时,波斯人依靠食用阿月浑子,使军队保持旺盛的精力,连战连胜。波斯牧民在游牧时,都会随身携带足够的阿月浑子,以便进行较远的迁移生活。
当我们剥开开心果的外壳,里面的种仁便是我们可以食用的部分。那层薄薄的种皮下的种仁,经过烤制后散发出浓郁的香气。阿月浑子营养丰富,其种仁含有约20%的蛋白质和15%~18%的糖分。除此之外,它还可以榨油,果仁中的维生素E还具有抗衰老的作用。可以说,古代波斯国国王将其视为“仙果”,并非没有道理。
阿月浑子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本草拾遗》这本书中,该书成于8世纪,说明一千多年前阿月浑子就已经传入我国。书中记载阿月浑子性温无毒,可治疗各种痢疾,驱除冷气,使人健壮。可见,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了解到这种果实的保健作用。《海药本草》也记载了阿月浑子能够治疗腰冷、阴肾虚弱等症状的功能。
据传说,阿月浑子最早产于土耳其,大约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就已经开始人工栽培。后来,它逐渐传播到伊朗、阿富汗、叙利亚等地。如今,美国的栽培数量很多。关于食用阿月浑子是否会引起过敏的问题,其实是因人而异的,大部分人是不会过敏的。
这种富有传奇色彩的小果实,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还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赢得了人们的喜爱。无论是作为零食还是作为保健食材,阿月浑子都是一种不可多得的美味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