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长瘤误为青春痘 罕见结节硬化症
结节性硬化症:罕见遗传病,需关注与理解
结节性硬化症是一种罕见的自体显性遗传疾病,在台湾的发生率约为六千分之一。这意味着,每六千名新生儿中,就会有一个不幸罹患此症。据估计,台湾有大约两千人患有结节性硬化症,但至今仅有约一成获得了确诊。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台大医院开设了专门的结节硬化症诊疗门诊,为这些罕见疾病患者提供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小玉是一位45岁的结节硬化症患者。当她的脸上出现血管纤维瘤时,她曾误以为这是青春痘。经过就医检查,她却被诊断出患有结节硬化症。由于左肾的肿瘤,她不得不接受手术切除。如今,她的右肾仍有一个20公分的良性肿瘤。虽然眼部的结节瘤位于眼睛后方,但并未影响她的视力。她的肺部也长有肿瘤,且经常出现气胸,长时间的行走会导致气喘。
台大医院基因医学部的陈沛隆医师表示,结节硬化症是一种全身多重器官疾病,男女发病比例相当。患者的各个器官都可能长有结节缺陷瘤。通常,患者在1岁以前就会有癫痫发作的现象,并伴随着智能障碍、发育迟缓等问题。智能障碍大多在5至7岁之间才会被发现。
在未被诊断出结节硬化症之前,小玉曾寻求偏方治疗。当她的脸部鼻子周围出现多个红色血管纤维瘤时,她以为是青春痘,曾尝试服用黑药丸来治疗,但效果不佳。在被确诊为结节硬化症后,她开始了遵医嘱的治疗。
陈沛隆医师进一步指出,除了全身器官可能长有肿瘤需要定期回诊外,结节硬化症患者的脑部结节(肿瘤)的分布范围不同,会产生许多不同的外在表现。长在脑部的结节瘤会影响患者的行为,包括发展迟缓、学习障碍、表达障碍等,并可能导致过动、情绪不稳、自闭等行为。这些肿瘤还会损害患者的智力和引发癫痫发作。
这篇文章由网友“不耐风揉”,如果您觉得文章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站长联系处理。文章的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自行研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