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活方式调整
1. 规律作息
固定每天入睡和起床时间,避免熬夜,午睡不超过30分钟。
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减少蓝光对褪黑素分泌的干扰。
2. 饮食优化
增加富含Omega-3脂肪酸(深海鱼、坚果)、维生素B族(全谷物、绿叶蔬菜)的食物,避免晚餐过饱或空腹入睡。
限制咖啡因、酒精摄入,尤其是下午和晚上。
3. 适度运动
每天30分钟有氧运动(如快走、瑜伽),但睡前3小时避免剧烈活动。
二、心理与行为干预
1. 压力管理
通过冥想、深呼吸或渐进性肌肉放松法缓解焦虑。
认知行为疗法(CBT-I)可纠正不良睡眠观念,如睡眠限制和刺激控制疗法。
2. 睡眠环境优化
保持卧室安静、黑暗(18-22℃),使用遮光窗帘和舒适寝具。
三、医学干预
1. 药物治疗
短期失眠:遵医嘱使用右佐匹克隆、唑吡坦等非苯二氮卓类药物。
记忆力减退:若伴随认知障碍,可评估使用多奈哌齐等胆碱酯酶抑制剂。
2. 中医调理
针灸(百会、神门穴)或中药(酸枣仁汤、天王补心丹)可能对部分患者有效。
四、认知训练与健康监测
1. 大脑锻炼
通过记忆游戏、背诵诗词、学习新技能刺激脑功能。
2. 及时就医
若症状持续2周以上或加重,需排查潜在疾病(如甲状腺异常、抑郁症、阿尔茨海默病)。
注意事项
失眠与记忆力减退可能互为因果,长期睡眠剥夺会加速认知衰退。
合并心血管疾病或抑郁症状时,需针对性治疗原发病。
以上方法需根据个体情况调整,建议在专业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