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失眠针灸(治疗失眠针灸扎哪里)

失眠症状 2025-09-24 13:54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一、核心穴位推荐

1. 头部穴位

  • 百会穴:头顶正中,两耳尖连线与前正中线交点处,可升举阳气、平肝潜阳。
  • 安眠穴:耳后风池穴(枕骨下凹陷)与翳风穴(耳垂后方)连线中点,针刺时需向对侧头维穴斜刺以增强针感。
  • 印堂穴:两眉正中,配合百会透刺可镇静安神。
  • 2. 四肢穴位

  • 神门穴:腕横纹尺侧端(豌豆骨后方),为心经原穴,双向调节心气与心火,主治失眠、健忘。
  • 太冲穴: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前方凹陷处,疏肝解郁,适合肝郁化火型失眠。
  • 涌泉穴:足底前部凹陷处,按揉可滋肾降火,改善阴虚火旺型失眠。
  • 3. 躯干穴位

  • 背俞穴:背部膀胱经上的肝俞、心俞等,梅花针叩刺可调节脏腑功能。
  • 中脘穴:腹部脐上4寸,调理脾胃不和导致的“胃不和卧不安”。
  • 二、辨证配穴方案

  • 肝郁化火:主穴加太冲、行间,泻火安神。
  • 心脾两虚:加心俞、脾俞、三阴交,补益气血。
  • 痰热内扰:配丰隆、内庭穴化痰清热。
  • 三、辅助疗法与注意事项

    1. 耳穴疗法:耳部神门、交感等穴位贴压或针刺,调节植物神经功能。

    2. 时间选择:耳尖刺血宜在下午3:30-4:30进行,以增强疗效。

    3. 生活习惯:避免睡前兴奋活动,保持环境安静,定时作息。

    四、操作建议

  • 家庭保健可按摩涌泉、神门等穴位,每次100-200次,以酸胀为度。
  • 顽固性失眠建议由专业医师辨证施治,结合针刺、艾灸或头皮针等综合疗法。
  • 以上方法需根据个体差异调整,长期失眠者应配合心理疏导及规律作息。

    上一篇:舒必利失眠舒必利片 失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