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调理方案
1. 中药配伍
心阴亏虚型失眠可尝试麦冬、太子参、五味子煮水饮用,有助于养心清虚火;肝肾阴虚者可搭配逍遥丸与六味地黄丸,痰瘀互结型则适合逍遥丸配小金丸。
越鞠丸(含栀子、川芎等)可缓解肝脾淤滞引起的失眠焦虑,具有疏肝解郁效果。
2. 非药物疗法
按摩大金穴(心经与肝胆经交汇处)每日3分钟,或睡前温水泡脚促进血液循环。
针灸调理神阙、心俞等穴位,食疗推荐小米、红枣等安神食物。
二、西医药物治疗
1. 短期缓解
苯二氮类药物(如艾司唑仑、劳拉西泮)可快速改善睡眠,但需避免长期使用以防依赖。
新型镇静药如唑吡坦、佐匹克隆副作用较小,适合短期治疗入睡困难。
2. 长期抗焦虑
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Is)或SNRIs类抗抑郁药可同时改善焦虑和失眠,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三、心理与行为干预
1. 认知调整
通过自我疏导正视焦虑情绪,转移注意力至新事物以打破恶性循环。
建立规律作息,白天避免卧床,逐步恢复睡眠节律。
2. 放松训练
冥想、瑜伽或视觉想象法(如想象海滩场景)帮助身心放松。
生物反馈疗法或经颅磁刺激(rTMS)可通过调节神经兴奋性改善症状。
四、生活方式优化
避免睡前剧烈运动或刺激内容,保持环境安静,白天适度活动以维持兴奋度。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咖啡因摄入,晚餐不宜过饱。
若症状持续或加重,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个体化诊疗。不同体质和病因需差异化处理,切勿自行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