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老年代步车乱象

生活常识 2025-06-28 19:470生活常识www.shimianzheng.cn

关于生产销售乱象、使用环节安全隐患、监管与标准缺失及消费者权益受损的问题

一、生产销售乱象

近年来,部分商家在生产四轮电动车时存在严重的虚假宣传与质量缺陷问题。他们通过直播间等渠道夸大宣传,声称其产品拥有“豪车造型”、“长续航”等卖点,但实际上却存在诸多欺诈行为。比如电池续航的虚假标注,标称能跑100公里,实际行驶距离却远远不足。更有甚者,使用二手报废部件或殡仪馆冷冻柜改造电池仓,产品质量令人堪忧。这些车辆普遍缺乏3C认证和质检报告,车身材料劣质,如铁皮厚度不足,碰撞时几乎无法保护乘客安全。洛阳的王大爷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他购买的“玛莎拉蒂”代步车不仅仪表盘数据失灵,刹车也失效,最终导致事故。这些厂家以极低的生产成本制造劣质产品,却以高价销售给无辜的消费者,形成了完整的造假链条。

二、使用环节安全隐患

除了生产环节的问题,这些车辆在使用环节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多数车辆的制动、转向系统性能不达标,缺乏基本的安全配置如安全带、安全气囊等。一旦发生事故,这些车辆极易侧翻并且难以避险,事故死亡率高。驾驶人的违规行为也普遍存在,如无证驾驶、未悬挂号牌、闯红灯、逆行等。这些行为不仅危及自身安全,也威胁到其他道路使用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三、监管与标准的缺失

面对如此严峻的问题,监管与标准的缺失也成为了行业的一大痛点。国标迟迟未出台,使得行业监管存在空白。各地政策也存在割裂现象,北京、上海等地严禁非标车上路,而河南、安徽等地则允许过渡期备案,形成了“同车不同命”的监管矛盾。违规车辆的执法与溯源也困难重重,生产源头监管薄弱,部分厂家甚至公开宣称“不怕投诉”。

四、消费者权益受损

在以上种种问题的背后,是消费者权益的严重受损。消费者在购买了这些劣质产品后,面临维权困境。商家常以“代步车非机动车”为由推卸责任,使得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昂。尤其是一些中老年消费者,由于信息不对称、轻信宣传,成为了虚假销售的主要目标,甚至陷入“情感诈骗”陷阱。

针对以上问题,近期多地开展了专项整治行动,加强了对无证驾驶、不戴头盔等行为的查处。专家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加速国标出台、明确车辆属性、加强生产源头管控等。作为消费者,我们也应该提高警惕,避免购买无资质车辆,并关注地方的过渡期政策,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