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保障医疗物资和药品供应(高效统筹疫
随着冬季的深入,哈药集团制药六厂正在全力加速生产布洛芬颗粒和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生产线已经从三条扩充到六条,每天的产量均超过十万盒,以满足迫切的需求。
在辽宁省,方大集团东北制药的对乙酰氨基酚片、复方氨酚烷胺片等药品生产线正在昼夜不停地运转。部分产品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了平时的两倍,展现出惊人的生产力。
而在山东省新华制药股份有限公司,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役正在生产车间上演。这里的一百多名员工正在实行“三班倒”,24小时不间断地工作。仅仅在12月30日这一天,公司布洛芬片的产量就提升到了惊人的每分钟一万四千片。
武汉明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更是展现了惊人的生产力。其抗原检测试剂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五百四十万人份,比此前增加了两倍多。随着新生产设备的陆续上线,预计到了2023年1月初,日产量将超过八百万份。
在这一系列忙碌的景象背后,有一个强大的力量在默默付出工信部。他们全力以赴做好医疗物资生产保障工作,动员了重点省份的750余家重点企业,千方百计扩大产能产量。针对疫苗、治疗药物、检测试剂和防护用品等重点医疗物资,他们的目标是以最高的效率生产供应。副部长王江平明确表示:“解决正常用药是当前医疗物资保供的重中之重。”
为了达成这个目标,工信部采取了多项措施。他们派出了驻企特派员,现场解决企业生产中的困难和问题。在山西汾河制药有限公司,对乙酰氨基酚片的日产量已经从最初的88万片飙升到360万片,提升了惊人的四倍以上。这是工信部协调和帮助的结果,他们通过组织重点企业稳产增产、实行药品生产情况日调度机制、加强对重点企业的督导服务等方式,全力保障重点解热镇痛药的供应。目前,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类重点解热镇痛药的日产能已经达到惊人的二亿片,供应量也稳步上升。
除了药品,其他医疗物资的产能也在不断提升。抗原检测试剂的日产能已经达到惊人的十一亿人份,血氧仪的日产量也已经提升到二十五万部以上。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口罩生产商蓝禾医疗都在全力以赴生产,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何亚琼司长表示:“工信部正在协调推动生产企业千方百计增加重点医疗物资产能。”他们的目标是确保全国用药需求得到满足,让人民群众反映的买药难问题逐步得到缓解。
在这场战斗中,我们看到了中国医疗工业的坚实基础和强大的产能。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各类医疗物资产能会不断释放,产量会快速提升,精准投放,满足全国用药需求。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发展,我国疫苗研发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目前,已有13款新冠疫苗经过严格审批流程,获得国家批准上市或紧急使用许可。我们的疫苗生产线规模居全球之首,年产能超过惊人的70亿剂,且实际产量已超过55亿剂。这不仅满足了国内需求,也为全球抗击疫情提供了重要支持。
近期又有四款疫苗获得紧急使用许可,它们的年产能超过20亿剂,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防疫力量。在防疫物资方面,N95口罩的生产调度得到了进一步加强,日产能已经从12月初的不到两亿只提升到超过一亿九千万只。与此指夹式脉搏血氧仪的产量也在稳步增长,现在日产量已超过25万部。
更令人振奋的是,“新冠病毒感染者购药保障平台”的上线运行。这个全国一盘棋统筹的平台已经在多个省份上线,服务近百万患者。特别是在农村偏远地区,其服务人群占比高达八成。它不仅是一个购药平台,更是国家对人民生命安全高度重视的体现。各地也在积极行动,如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康巴什区已经开始向群众发放药品,特别是针对退热和其他紧缺的防疫药品实行拆零发放的策略。云南省芒市和山东省青岛市也采取类似措施,将医疗物资分发到各个角落。工信部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加强了对重点地区的药品调配供应,还积极组织大型电商平台建立购药保障平台。截至最近的数据,工信部已经向重点地区调拨了大量的药品和检测试剂。这些措施旨在确保群众对退烧药和止咳药的用药需求得到满足,并缓解部分药品供不应求的状况。这些实际行动彰显了国家对疫情防控的重视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