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大ESD技术 切除癌前息肉
阳明大学附设医院引进了日本先进的内视镜黏膜下剥离术(ESD),为一位58岁的杨姓台商成功切除了约3.5公分大的息肉。经过精心治疗,患者已经康复出院,这是兰阳地区首例ESD手术。
执行这次手术的胃肠科主治医师刘祖德介绍,ESD技术能够保留大肠的完整性,让患者恢复迅速,并且无需在腹部留下疤痕。这一技术极大地提升了早期大肠癌和胃癌的诊断和治疗能力。尽管目前尚未纳入健康保险给付范围,但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
刘祖德医师去年被派往日本国立癌病中心进修,学成归来后带回了ESD这一新技术。阳明大学附设医院也为此斥资数百万元,引进了先进的电刀、内视镜、光学染色等仪器设备。
杨姓患者并无家族病史,也未出现血便或体重减轻等症状。去年7月,因粪便潜血检查呈阳性,他向刘祖德医师求医。经过大肠镜检查,发现在乙状结肠接近直肠处有一个2公分的息肉,大肠内还有三颗较小的息肉,其中较大的那颗在随后的检查中长大至3.5公分。
刘祖德医师利用ESD技术成功将这颗局部癌前病变的息肉切除。术后,经过切片检查确认,幸好是及早切除,避免了更大的健康问题。
刘祖德强调,大肠息肉是大肠癌的危险因子,体积越大,癌化的可能性就越高。对于不同大小的息肉,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手术方法。对于2公分以下的息肉,可以采用大肠息肉电线圈套切除法;而对于2或4公分以上但位置表浅的息肉,如果没有淋巴结转移,都可以考虑使用ESD技术。
他进一步表示,与传统的手术方式相比,ESD具有更大的优势。传统手术需要切除一截肠子,会留下明显的伤口,而且恢复时间较长。而ESD技术则更加简单,患者只需服用泻药排空肠子即可进行手术,术后稍作休息即可开始进食。
由网友『深爱患者』,若有任何侵权行为,请与本站联系处理。需要注意的是,文章内容未经本站核实,仅供参考,请读者根据自身情况自行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