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建工学院「浙江建设管理大学」
自我介绍
我是吴轩然。2015年,我毕业于浙江农林大学的建筑学专业。三年后,我放下工作,毅然决定重新考研,如今已被浙江大学建工学院建筑学专业录取。
在分享具体经验之前,我想和大家聊聊考研的目的。每个人的动机可能都不同,有人是受朋友影响,有人是逃避就业压力,还有人想检验自己的大学学习成果。但不论动机如何,它都会对我们的行为产生深远影响。决定考研前,请务必明确自己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困难和挑战都将变得可以克服。作为成年人,我们需要为自己的决定负责。记住,结果取决于自己,与他人无关。
接下来,我将详细分享我的复习策略。
英语:我将复习时间定在每天下午的2点到5点。我的六级成绩并不理想,只有468分。但经过系统的复习,我在考研中取得了77分的成绩。我主要跟随伟哥的指导进行学习。我坚持每天刷恋练有词,认真做笔记并回顾。起初任务量大、词根词缀复杂,但重复后逐渐融会贯通。我注重语境中的单词记忆,对单词的理解更为深入。考前我会翻阅熟词僻意,加深记忆。阅读部分,我先刷97年到04年的真题,再刷04到14年的真题。我不在意正确率,更重视理解和弄懂。进入12月,我开始模拟15到19年的真题,模拟后认真分析错题。作文部分,我跟随伟哥和周兆鑫老师学习,考前背诵范文,避免临场创作。保持语感,按部就班,你会发现胜利并不遥远。
除此之外,我还想分享一些心得体会。考研是一场持久战,需要耐心和毅力。在这个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你坚定自己的目标,勇往直前,就一定能够成功。我也建议大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不要过于焦虑和紧张。相信自己,相信自己的努力一定会有回报。
初探建筑学专业课程
建筑学专业,作为人类居住环境的艺术科学,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当你踏入这一领域,首先迎接你的便是五大基础课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城市规划原理、建筑构造和建筑物理。
一、筑史之韵中国建筑史与外国建筑史
想要深入了解建筑,历史是不可或缺的一课。在中国建筑史的学习中,不必过于纠结于细微的知识点,而应着重掌握其核心内容与精神。浙大常以简答题的形式进行考察,答题时可以尝试论文式的表述,这样往往能吸引老师的注意。历年真题是复习的宝贵资源,建议深入研究。《建筑学报》是一个重要的信息来源,其中的遗产类、古建保护内容应重点关注。
而对于外国建筑史,可以将其视为一部历史小说来阅读,更加富有动感。在复习时不仅要关注内容本身,还要深入了解其背后的文脉。同样地,整理好自己的图集,不断重复绘制以加深记忆。
二、规划之道城市规划原理
城市规划原理的型多样,包括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复习策略之一是整理近年的名词解释题目,每天进行默写。简答题主要源于课本,而论述题则关注近年来的城市规划原理热点。考前多关注城市规划年会,了解的动态和趋势。
三、构造与物理实用与理论并重
建筑构造与建筑物理的学习同样重要。对于建筑构造,刷真题和整理图集是关键。而建筑物理则分为热学、光学、声学三部分,重点在声学部分。计算题要求简单掌握,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挑战更高难度的建筑技术真题。
四、快题实践练习是关键
快题练习是建筑学专业的重要部分。参加了快题班只是第一步,真正的关键在于大量的练习。每周定时练习一套快题,记录时间,逐渐提高速度。前期可以先从真题开始,积累足够的经验后,开始限时练习。积累案例也是重要的一环,优秀的案例可以丰富你的设计灵感。
回归课本,关注动态
所有的知识点都源于课本,因此回归课本是复习的关键。关注学科动态,了解的研究和趋势,也是不可或缺的一环。
建筑学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一个深入而广泛的过程,需要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这一专业的精髓。希望每一个热爱建筑学的学子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天地,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在设计艺术的道路上,创新与个性化是永恒的课题。每一位设计师都需要有自己的独特亮点,通过不断的练习,逐步形成自己的设计风格。
拿起勇气大胆挥毫,让线条自由流淌于画布之上,每一笔都要图面干净整洁。深入研究各大学校的历年真题,有针对性地展开练习。每个学校的出题风格都有其独特之处,把握这些特点,能让我们在备考过程中事半功倍。
每周完成作品后,不要孤军奋战,蒙着头画。将作品呈现给经验丰富的老师或水平较高的同学,接受他们的点评与建议。这样,我们在设计的道路上能更快地进步,更高效地提高自己的水平。
形成自己的“套路”,将平时的积累转化为设计上的优势。就像英语作文一样,如果对自己的水平没有信心,最好不要临时现场设计。运用平时的积累,能让我们在设计中更加得心应手,缩短设计时间。
我作为一个工作三年之后辞职考研的人,深知自己的目标与方向的重要性。整个备考过程,我都心态平和,没有过多的波动。虽然考研人数逐年增加,但大家不必害怕。只要调整好心态,合理规划时间,适度紧张,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考研复习并没有那么可怕。
无论结果如何,我们都应问心无愧。现代社会通往成功的道路有很多,考研成功与否并不能代表什么。他人的话语只是参考,关键还在于自己。一定要明确自己的目的,珍惜时间,自强不息。这样,无论在考研阶段还是人生的其他任何阶段,你都能游刃有余地设计好自己的人生。
在设计的道路上,我们需要保持敏锐的洞察力,不断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我们也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建议,吸收其精华,但最重要的是要坚持自己的风格与方向。设计是一种表达,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只有真正明白自己的目的,才能设计出真正属于自己的作品。
希望以上内容对大家有所帮助。也欢迎大家给出宝贵的建议和反馈,让我们一起共同进步。无论是设计还是考研,只要我们坚持努力,就一定能收获属于自己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