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失眠的病理 失眠的病理性因素

健康养生 2025-10-04 08:56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一、生理性因素

1. 环境与生活习惯干扰

睡眠环境嘈杂、光线过强、睡前摄入咖啡因/酒精/等兴奋物质,或午休时间过长,均会扰乱生物钟。夜间过度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的蓝光也会抑制褪黑素分泌,导致入睡困难。

2. 昼夜节律失调

作息不规律(如熬夜、倒班工作)会破坏“阳入于阴”的中医理论所述的阴阳平衡,使阳气无法收敛,进而引发失眠。

二、病理性因素

1. 躯体疾病相关

  • 慢性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肿瘤等疾病常伴随疼痛或代谢紊乱,直接干扰睡眠。
  •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帕金森病等可能影响睡眠调节中枢。
  • 消化系统问题: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或消化不良会导致痰湿阻滞,引发失眠。
  • 2. 精神心理障碍

  • 焦虑与抑郁:长期压力或情绪波动会导致“过度觉醒”状态,使大脑持续亢奋,难以入睡。
  • 精神疾病: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等精神类疾病早期常以失眠为前兆。
  • 3. 激素与内分泌紊乱

    更年期女性因雌激素和孕酮水平下降,或皮质醇(应激激素)水平异常升高,均可能导致睡眠浅、易惊醒。

    三、中医辨证分型

    中医将病理性失眠归为以下类型,需对症调理:

  • 肝火扰心:烦躁易怒、多梦,需清肝泻火。
  • 心脾两虚:入睡困难、健忘,需补益心脾(如归脾汤)。
  • 心肾不交:心悸耳鸣、腰膝酸软,需交通心肾(如柏子养心丹)。
  • 痰热扰心:胸闷恶心、头昏沉,需化痰和胃。
  • 四、其他病理机制

  • 药物或物质依赖:长期服用镇静剂、酒精后突然戒断,可能引发反弹性失眠。
  • 免疫系统异常:睡眠不足会降低免疫蛋白水平,增加感染或肿瘤风险。
  • 若失眠持续超过1个月(慢性失眠),建议尽早就医排查病因,避免引发记忆力减退、情绪障碍等并发症。

    上一篇:臆想抑郁失眠 胡思乱想抑郁症失眠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