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认知疗法课程是一种结合心理学和生理学知识的系统性干预方案,主要通过调整错误认知和行为习惯来改善睡眠质量。以下是核心内容介绍:
一、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
理解失眠的定义、分类及生理机制,掌握认知疗法基本原理
识别常见睡眠认知误区(如“必须睡够8小时”),学习认知重构技巧
掌握科学作息调整、睡眠环境优化等方法
2. 技能目标
运用认知行为技术(如睡眠日记分析)制定个性化改善方案
实践放松训练(深呼吸、渐进性肌肉放松等)缓解睡前焦虑
3. 情感目标
建立健康睡眠观念,减少对失眠的灾难化思维
培养自我调节能力,降低对药物的依赖
二、核心教学内容
1. 认知干预
纠正错误信念(如“失眠会导致身体崩溃”)
通过认知重组技术调整负面思维模式
2. 行为干预
刺激控制:仅在有睡意时上床,20分钟未入睡则离开卧室
睡眠限制:根据实际睡眠时长动态调整卧床时间
3. 辅助模块
睡眠卫生教育(避免咖啡因、规律作息等)
正念冥想训练(针对焦虑型失眠)
三、课程特点
科学性强:基于国际公认的CBT-I框架,被美国医师协会等推荐为一线疗法
实践导向:包含睡眠日记记录、放松训练等实操环节
适用性广:适合青少年、成人及合并焦虑/抑郁的失眠患者
四、课程形式与周期
通常为6-8周结构化课程,每周1次面授或线上指导
配套工具包括睡眠评估量表、个性化方案模板等
如需具体课程案例,可参考《失眠认知行为治疗规范化培训教程》的八周访谈方案,或结合正念认知疗法(MBCT)的联合干预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