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常用药物分类
1. 苯二氮类药物
作用:快速缓解焦虑、镇静催眠(如、劳拉西泮、、)。
特点:30-60分钟起效,适合短期使用,长期可能产生依赖性。
示例:
片:抗焦虑效果显著,但需避免高空作业或驾驶。
:需严格控量,每日不超过6mg,过量可能引发兴奋或攻击行为。
2. 非苯二氮类药物
作用:改善失眠(如唑吡坦、佐匹克隆),依赖性较低。
示例:
佐匹克隆:临睡前服用,肝功能不全者需减量。
3. 抗抑郁药
作用:调节情绪兼改善睡眠(如舍曲林、帕罗西汀、氟西汀)。
特点:需2-4周显效,适合长期治疗。
示例:
盐酸舍曲林片:对伴随抑郁的焦虑失眠有效。
4. 中成药及调节神经药物
作用:辅助安神(如安神补脑液、谷维素、枣仁安神胶囊)。
特点:副作用较小,适合轻度症状。
二、用药注意事项
个体化治疗:需医生评估后选择药物,避免自行调整剂量。
副作用警惕:
苯二氮类可能导致嗜睡、记忆力下降;
抗抑郁药初期或加重焦虑,需密切观察。
禁忌人群: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部分药物禁与酒精或其他中枢抑制剂联用。
联合治疗:建议结合认知行为疗法(CBT)及生活方式调整(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
三、紧急情况处理
若出现严重副作用(如呼吸困难、心悸),应立即停药并就医。
建议尽早就诊精神心理科,医生会根据症状严重程度和个体差异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