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灸那儿 失眠灸法

健康养生 2025-09-05 16:320健康养生www.shimianzheng.cn

一、常用穴位及适应症

1. 心肾不交型(常见于多梦易醒、心烦热)

  • 涌泉穴:足底前1/3凹陷处,引心火下行,促进心肾相交。
  • 神门穴:腕横纹小指侧凹陷处,补益心气、安神定志。
  • 百会穴:头顶正中,白天施灸可提神,间接改善夜间睡眠。
  • 2. 脾胃不和型(伴随腹胀、消化不良)

  • 足三里:膝盖下3寸,调理脾胃,缓解“胃不和则卧不安”。
  • 中脘穴:肚脐上4寸,调和脾胃气机。
  • 3. 痰湿内扰型(头重胸闷、舌苔厚腻)

  • 丰隆穴:小腿外侧中点,化痰祛湿。
  • 4. 气血虚弱型(乏力、面色苍白)

  • 三阴交:内踝上3寸,健脾养血。
  • 心俞穴:背部第5胸椎旁开1.5寸,养心安神。
  • 二、操作注意事项

    1. 辨证施灸:实证(如肝火旺、痰热)不宜艾灸,可能加重症状;虚证(阳虚、气血不足)更适合。

    2. 时间选择:百会穴建议白天灸,避免晚上灸补阳穴位(如关元)干扰阳气潜藏。

    3. 手法与时长:温和灸或回旋灸,每穴15-25分钟,以皮肤微红为度。

    三、禁忌与联合治疗

  • 禁忌人群:阴虚火旺(五心烦热、口干舌燥)、湿热体质者慎用。
  • 综合调理:严重失眠需结合西医(如短期助眠药)或针灸(如印堂、四神聪)协同治疗。
  • 提示:具体穴位定位和操作建议在专业医师指导下进行,避免自行误灸。

    上一篇:失眠汉方贴治顽固失眠吗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