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医辨证调理
1. 气血两虚型
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健忘,可服用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补气养血,或食疗如莲子龙眼粥(莲子20g+龙眼15g+糯米30g煮粥)。
当归补血汤(黄芪6:当归1比例煮水)通过补气生血改善循环。
2. 脾肾阳虚型
右归丸温补肾阳,搭配理中丸暖脾阳;舌尖红有心火者可加天王补心丹清热安神。
当归生姜羊肉汤(当归30g+生姜30g+羊肉500g炖煮)温阳补血,适合冬季驱寒。
3. 心肾不交型
交泰丸(黄连+肉桂)交通心肾,配合肾气丸温补肾阳,艾灸关元、涌泉穴辅助调理。
二、日常调理方法
1. 穴位刺激
按摩尺泽穴(肘横纹肌腱外侧)补肾气,每日3分钟改善畏寒失眠。
艾灸阳池穴(手背)、冲阳穴(足背)促进四肢血液循环,或睡前灸涌泉穴引火归元。
2. 运动与拉伸
还阳卧(脚心相对躺卧)拉伸腿部经络,配合敲打腿部后侧再练习效果更佳。
震动小腹(双手叠放轻敲关元穴49-100次)提升元气驱寒。
三、生活习惯调整
1. 泡脚方
艾叶+生姜+红花煮水泡脚20分钟,同步用梅花针轻叩头部改善循环。
单纯热水泡手脚也可促进经络畅通。
2. 食疗推荐
红枣枸杞桂圆汤(加红糖、鸡蛋)补气血,或白芍甘草茶(白芍6g+甘草8g煮水)养肝活血。
山药紫薯糯米丸健脾安神,适合冬季暖身。
若症状长期未缓解,建议就医辨证施治,避免自行用药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