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中医说法称为什么病

失眠治疗 2025-10-18 17:210治疗失眠www.shimianzheng.cn

在中医理论中,失眠被称为“不寐”或“不寐症”,这一概念源于《黄帝内经》等古典医籍,强调阴阳失调、脏腑功能紊乱是核心病机。以下是中医对失眠的详细分类与解释:

一、基本定义与核心病机

1. 术语来源

“不寐”是中医对失眠的规范病名,现代医学的“失眠”在中医典籍中多表述为“不得卧”“不得眠”等,其本质是“阳不入阴”或“气血失和”导致的睡眠障碍。

2. 病机关键

中医认为失眠与阴阳失衡直接相关,如《黄帝内经》提到“卫气昼行于阳,夜行于阴”,若阳盛阴衰或外邪扰心,则导致不寐。

二、中医辨证分型

根据病因和症状,中医将失眠分为虚证、实证及虚实夹杂三大类,具体包括以下常见证型:

1. 虚证

  • 心脾两虚:表现为入睡困难、多梦易醒,伴心悸健忘、面色萎黄,多见于长期思虑过度或慢性病患者。
  • 阴虚火旺:常见于更年期女性或老年人,症状包括潮热盗汗、腰膝酸软,因肾阴不足、虚火扰心所致。
  • 2. 实证

  • 肝火扰心:急躁易怒、口苦口干,因情绪过激导致肝郁化火。
  • 痰热扰心:胸闷痰多、舌苔黄腻,多因饮食不节或湿热内蕴。
  • 3. 其他特殊类型

  • 心肾不交:肾水不能上济心火,表现为心烦不寐、头晕耳鸣。
  • 胃不和则卧不安:晚餐过饱或饮食积滞引发的睡眠不安。
  • 三、延伸说明

    中医还提到“多寐”(嗜睡)与不寐相对,属于痰湿困脾或阳气虚弱的表现。治疗时需根据具体证型采用清肝泻火、健脾养心或交通心肾等治法。

    上一篇:来例假前人为什么失眠呢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2016-2025 www.shimianzheng.cn 失眠网版板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