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严重程度分级
1. 轻度失眠
表现:偶发入睡困难(超过30分钟)、睡眠时间短(6-7小时),次日仅轻微疲倦。
影响:对生活影响小,可通过调整作息、改善睡眠环境缓解。
2. 中度失眠
表现:每周≥3次失眠,睡眠时间缩短至4-5小时,伴多梦、易醒、早醒,日间出现焦虑、易怒或注意力下降。
影响:明显干扰工作或学习效率,需结合行为干预或短期药物辅助。
3. 重度失眠
表现:彻夜难眠(≤3小时)、频繁夜醒或早醒,长期伴随记忆力减退、情绪障碍(如抑郁)或躯体症状(头痛、心悸)。
影响:显著降低生活质量,需医疗干预(如药物+心理治疗)。
二、核心判断指标
1. 时间频率
病程:短暂性(<1周)、短期性(1周-1个月)、慢性(>1个月)。
频率:每周≥3次且持续1个月以上需警惕慢性失眠。
2. 睡眠质量
入睡时间>30分钟、夜间觉醒≥2次、总睡眠时间<6小时。
主观感受:睡眠浅、多梦或自觉“整夜未眠”。
3. 日间功能
疲劳、注意力不集中、情绪波动或社交能力下降。
长期失眠可能引发高血压、免疫力下降等躯体疾病。
三、评估工具推荐
1. 自评量表
ISI(失眠严重程度指数):7个条目,总分≥15分提示临床显著失眠。
PSQI(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总分≥7分表示睡眠质量差。
2. 医学检查
多导睡眠监测(PSG)或排除其他疾病(如甲亢、慢性疼痛)。
建议
若符合中度及以上标准,或伴随情绪障碍(如焦虑、抑郁),应及时就医。轻度失眠可通过规律作息、减少咖啡因摄入及放松训练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