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拉贝 约翰拉贝后人
跨越百年的深厚情谊拉贝家族与中国的不解之缘
约翰拉贝,这位德国商人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以其英勇的行为,保护了约二十五万中国难民,被誉为“南京好人”。这份英勇的行为不仅赢得了中国人民的敬仰,更是铸就了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深厚情缘。至今,这份情缘已经跨越百年,代代相传。
一、托马斯拉贝(嫡孙)
托马斯拉贝,德国海德堡大学教授、医生,他在医学领域的贡献卓越,长期推动中德医学合作。在2020年疫情期间,他曾向中国求援药品,得到了浙江药企的免费提供援助。这份跨越国界的支持与援助,体现了国际人道的真挚情感。在全球设立的约翰拉贝交流中心更是为了纪念其祖父的伟大精神,弘扬和平与人道主义的价值。他出版的多语种书籍,讲述了祖父的事迹,传播了国际人道主义精神。在接受专访时,他深情地表示:“德中两国人民患难见真情。”
二、安吉丽娜莱因哈特(第五代后人)
安吉丽娜莱因哈特是克里斯托弗莱因哈特的养女,也曾参与紫金草国际和平夏令营。她的参与不仅体现了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深厚情缘,更是年轻一代在国际交流中的友好互动,传递着和平与友谊的讯息。
三、拉贝家族与中国的历史渊源及当代互动
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情缘可以追溯到1908年,当时拉贝首次来华,在北京结婚并工作三十年。他在南京创办的德语学校,为后来的中德文化交流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当代,拉贝家族与中国依然保持着紧密的联系。托马斯拉贝在接受采访时曾分享过家族“跨越百年的中国缘”,而南京大学等机构也在持续研究拉贝故居及相关历史,以传承和弘扬这份跨越国界的深厚情谊。
四代人的人道主义行动、学术合作和文化交流,让拉贝家族与中国的情缘历久弥坚。这个家族的故事不仅是中德友谊的见证,更是国际人道主义精神的生动体现。他们的行为和精神激励着我们,无论时代如何变迁,都要坚守人道、和平与友谊的价值观,为世界的和谐与进步贡献力量。